味甘微苦,性平无毒,入肺、脾、肝、肾四经。能补阴气,明目聪耳,清头风及胸中烦热,肌肤湿痹。 丹溪曰:菊花属金,而有土于水,大能补阴。宜入肺肝等经,盖烦热诸证,皆由水不足而火炎,得此补阴,则水盛而火自息矣。须用味甘者佳。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平,味苦,无毒。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甘菊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味苦清火,火抑金胜,发花于秋,其禀秋金之气独全,故为制风木之上药也。诸风皆属于肝,肝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肝风炽则火炎上攻头脑而眩,火盛则肿而痛;其主之者,味苦可以清火,气平可以制木也。
肝开窍于目,风炽火炎,则目胀欲脱;其主之者,制肝清火也。手少阴之正脉,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 ,心为火,火甚则心系急而泪出;其主之者,苦平可以降火也。
皮肤乃肺之合,肌肉乃脾之合,木火刑肺金脾土,则皮肤肌肉皆死;甘菊禀金气,具火味,故平木清火而主皮肤死肌也。其主恶风湿痹者,风湿成痹,风统于肝;甘菊气平,有平肝之功,味苦有燥湿之力也。
久服利血气者,肺主气,气平益肺,所以有利于气;心主血,味苦清心,所以有利于血。利于气,气充身自轻;利于血,血旺自耐老。气血皆利,其延年也必矣。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甘,气平,入足厥阴肝经。清风止眩,明目去翳。
菊花清利头目,治头目疼痛、眩晕之证。
《名医别录》
味甘。无毒。主治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一名日精。一名女节。一名女华。一名女茎。一名更生。一名周盈。一名傅延年。一名阴成。生雍州及田野。正月采根。三月采叶。五月采茎。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实。皆阴干。(术枸杞根桑根白皮为之使。)
分布产地
分布区域
: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用菊花以浙江、安徽、河南栽培最多。
道地产区
:
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等省,四川、河北、山东等省亦产。多栽培。
生长环境
:
为栽培种,培育的品种极多,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
药理研究
化学成分
:
主要含挥发油(如樟脑、龙脑、乙酸龙脑酯等)、黄酮类(如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刺槐素等)、水苏碱、胆碱、腺嘌呤、维生素B1及维生素A样物质、氨基酸、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
1.主要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
(2)解热、抗炎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4)降血脂
(5)抗氧化
2.其他药理作用
(1)抗肿瘤
(2)促进凝血
写作可以用到的知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