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薷茶
材料:香薷、淡竹叶各5克、绿茶3克。
做法:将香薷、淡竹叶、绿茶共用沸水冲闷20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清暑解毒,清心除烦。
薄荷香薷茶
材料:薄荷、香薷各6克。
做法:上药共研为末,作1日用量,置于保温瓶中,冲入沸水适量浸泡,盖闷20~30分钟。于1日内代茶饮完。
功效:清热解暑。
夏季热茶
材料:香薷3克、青茶3克、西瓜翠衣5克。
做法:3味共研成粗末,用沸水冲泡15分钟;或共加水500毫升,煎沸5~10分钟。每日1剂,可随时饮用,以冷饮为宜,超过7岁的儿童,用量可增加。
功效:清热解暑,益气生津。
性状鉴别
【性状】
青香薷 长30~50cm,基部紫红色,上部黄绿色或淡黄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茎方柱形,基部类圆形,直径1~2mm,节明显,节间长4~7cm;质脆,易折断。叶对生,多皱缩或脱落,叶片展平后呈长卵形或披针形,暗绿色或黄绿色,边缘有3~5疏浅锯齿。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苞片圆卵形或圆倒卵形,脱落或残存;花萼宿存,钟状,淡紫红色或灰绿色,先端5裂,密被茸毛。小坚果4,直径0.7~1.1mm,近圆球形,具网纹。气清香而浓,味微辛而凉。 江香薷 长55~66cm。表面黄绿色,质较柔软。边缘有5~9疏浅锯齿。果实直径0.9~1.4mm,表面具疏网纹。
【鉴别】
(1)青香薷 本品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被状弯曲,略增厚;下表皮细胞壁不增厚,气孔直轴式,以下表皮为多。腺鳞头部8细胞,直径约36~80μm,柄单细胞。上下表皮具非腺毛,多碎断,完整者1~6细胞,上部细胞多弯曲呈钩状,疣状突起较明显。小腺毛少见,头部圆形或长圆形,1~2细胞,柄甚短,1~2细胞。 江香薷 上表皮腺鱗直径约90μm,柄单细胞,非腺毛多由2~3细胞组成,下部细胞长于上部细胞,疣状突起不明显,非腺毛基足细胞5~6,垂周壁连珠状增厚。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乙醚制成每1ml含3μ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麝香草酚对照品、香荆芥酚对照品,加乙醚分别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5cm以上,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方法
现代
:
除去残根和杂质,切段。
古法
: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凡采得,去根,留叶,细剉,曝干。勿令犯火。 服至十两,一生不得食白山桃也。 《中药大辞典》 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除去残根,切段,晒干即得。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2.《本草纲目》: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然暑有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尤不可多服,而今人不知暑伤元气,不拘有病无病,概用代茶,谓能辟暑,真痴人说梦也。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写作可以用到的知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