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行,没有经验!”杨易枫表示反对,然后沉声道,“即便是找当老师的朋友同事,也要先评估他的教学能力,能力弱的不能找,不能我招一个学生,他给我教跑一个,那可就难堪了。到时候任用不能继续任用,辞退又觉得难为情,进退两难呐。需要招聘的老师,我们宁可花高价聘请优秀的老师,不赚钱,也不能耽误学生的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口碑做出来。”
“说得对!”大家点头,纷纷鼓掌,都表示赞同。
接下来,几个人又一起商讨了年后新增设的刘家巷教学点开班的许多问题。
比如,合作方,由韩暖、苏莞、唐山、杨易枫和刘小光老人五人组成。
比如,共同出资,除了刘小光老人以房投资外,其余四人同等出资,置办桌椅板凳及其他办学设备。
比如,财务问题,收入支出,统一交给苏莞管理。
再比如,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课时费用的差异标准,以及合作者享有的同等权益的问题等等。
在临近中午的这个把钟头时间里,几个年轻人对年后办学的方方面面、边边角角,基本都做了讨论。很多方案已经口头约定,只差达成书面协议,年后付诸行动。
不得不说,这些激情澎湃的年轻人,认真做起事情来,效率还是很高的。
与君遇,别久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