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莞听杨母说,曾带杨易枫去看过医生了,吓了一跳。
“他——他没有排斥吗?”莞莞心里觉得这可不是个好主意。
“不是的,我们也没敢带他专门去看医生,只是借口说去体检的。”
杨母当然知道这件事的轻重。
“为了避免刺激到他,我们全家人一起陪他做了一次体检。”
“哦哦,这样最好。”苏莞心里宽慰了。
“本来以为他是得了抑郁症的——”
“医生这么说的吗?”苏莞询问。
“不是的。”杨母解释,“是我和他爸爸这样猜测的。”
“那医生怎么说呢?”
“医生说,他的身体各项官能都很正常,只是情绪上——有些焦虑。”
“哦哦,就这样吗?”
“嗯,我们不放心,又拿着他的体检报告去请教了一位老中医。”
“那老中医怎么说呢?”
“老中医和开福寺的禅师的说法差不多,都说——说他是——”杨母欲言又止。
“怎么?”苏莞心里又吃一惊,“伯母,您还带他去了开福寺?”
“是呀,去了趟开福寺,见了个老禅师。”
“啊?”苏莞惊讶地叫出声来,“您不是——带他——去做法事了吧?”
心里想,那就更不是个好主意了。
“那倒没有!我们只说是去开福寺许愿的。”
“哦哦,这样还好。”苏莞心里略感安慰了些,“那——那老禅师,怎么说呢?”
“开福寺的禅师和老中医是一个说法。”
“什么?”
“都说他是——是——”杨母迟疑地说,“心神失养、精魂涣散——”
“这——这是——什么意思呢?”苏莞满脸不解的神色。
“就是——丢魂了。”
“丢魂??”苏莞大吃一惊。
“嗯嗯,他们是这样说的。”
杨母组织着语言,试图还原老禅师和老中医的说法。
“说什么——人有三魂七魄,三魂易丢,还说什么——魂丢一个会精神萎靡不振,丢两个就会疾病缠身,丢三个——”
“唔——”苏莞心里泛起了嘀咕:真的是这样吗?易枫是丢了一个魂吗?
杨母又说:
“听老禅师讲,人在身体很虚弱的情况下,去一些不干净的地方,比如坟地、火葬场、太平间呀什么的,可能会因为受到惊吓,或者过度悲伤,导致精魂飞散。”
“……”苏莞便自然地想起茶山镇遇难者公墓来。
杨母接着说:
“我和小枫他爸也认为这些不过是迷信的说法。不过,老中医却说什么——人看得到的东西是显态的,看不到的东西是隐态的,不能因为肉眼看不到,就说它不存在——”
“伯母,他们有没有说——有没有说,如果真是丢魂了——怎样才能治好呢?”
苏莞记起那个傍晚杨易枫昏倒在墓地的情景了,满怀疑惧。
“不知道呢——”杨母摇摇头说。
“不过老禅师说过一句'解铃还须系铃人'的话,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解铃还须系铃人?”苏莞重复着。
“嗯嗯,”杨母点头应着,“老中医也说过,人丢了魂,要首先找到丢魂的原因,然后才可能把丢了的魂找回来。”
“哦哦。”
“老禅师说,比如病因是某件事,一直想做而没有做,或者某个人,一直想见却没能见,如果一朝做了、见了,可能就会不药而愈。”
与君遇,别久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