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许、张两家人因多年未见,正在忙着叙旧呢,突然航妈妈来报:“太爷、老太太、姑娘、姑爷、官人、娘子、哥儿行装都装好了可以起程了。”众人听了航妈妈的话方又起程;此程由航妈妈开路,张、许两的老太爷也上了马,紧跟在航妈的轿子后面,贴身小厮随行左右;之后又是张映才与许仑慰这对襟骑马跟自已父亲身后,两人旁边是自己的弟兄,两位老太太坐的八人大轿就跟几人的马后,在两家老太后便是两家太爷的妾室黄姨娘、胡姨娘,再后面便王氏姐妹坐的人轿,王氏妹姐后面是许家二公子之妻方氏,三公子之妻甄氏的轿子,在她们之后她们家的姑奶奶,许老太太的女儿许明琼,张家也有位姑奶奶只是已经出嫁,允黎与自己的弟弟允池、张覃仍也是骑马跟在女眷的轿旁,允华的轿子在最后面,在这之后便是允华的奶娘和两家一些有脸面的妈妈,嬷嬷和张、许两家的行装,从航妈妈的轿子起到拉行装的牛车有十来米长宛若一条长龙浩浩荡荡的走在东京城最热闹的街上,因轿的颠簸便得轿窗的帘子摆动,允华恰好望向窗子也因此瞧见这东京的繁华与热闹,于是她掀起轿帘,用她那双灵动清澈的眸子看着这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的东京城让她对这一切都冲满好奇和惊雅,路过樊楼时它那庞大又高伟的建筑群时更是被惊的说不出话来,她对东京城中的一切冲满惊奇,脸上满是懵懂天真和对京城的不了解,暂且不提;只说从航妈妈带这一队车马去后,王家的人便开始起床、洗漱、梳妆吃了些白粳米粥,然后王老太太的长媳贺氏带着到厨房里忙了起来,准备接风宴为张、许两接风尘,话说这国公府是一座五进院活还连着府后三十亩的大花园,花园里不紧有各种果树、花草还种不少的蔬花,若非年节果蔬是不用让庄子送来,也无须到街上买的,国公从东边到西边足足占了一整条兴福街那可真气派的不得了,正门上大书国公府三字,而且朝中官员从国公府门前经过都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至晨时四刻王老太爷带着全家上下和家奴仆在大门外等着自己两家亲家来,国公爷不但带全家等两家亲家还命小厮在路边看着后来报信,过了约二刻钟那小厮便跑到国公夫妇跟前到:“国公爷、老夫人,人来了。”听得小厮这番说众人都整理的衣衫,依长幼尊卑站在自己该站的地方,公国夫妇已年近六旬,头发花白,每个人都面带微笑,不一会人就到了,航妈妈先向王老太太复了命,又陪在她身侧,王老太太卢氏乃是跟着先皇立下赫赫战功的明熹老候爷嫡长女,如今老候爷由嫡子袭爵也立下不多的战功,如今卢候年纪渐渐大了,他长子从了文官,次又随征战;王国公夫妇见人到了忙上前相迎,王国公去到许、张两家老太爷跟前忙抱手向老亲行行礼到:“老亲家远到而来一跑辛苦,不曾远迎失礼之处万望两位亲家恕罪。”此时张、许两家太爷见状也早已下马来,赶忙迎上去见礼:“亲家言重了,何为不远迎,到是谢亲家又是马又是车又轿的去码头接我们,还亲家和这些小辈们来迎,真的是太隆重了。”王老太太则等着两位亲家太太下轿,见许、张两家老太太下了轿忙上前来打招呼,王国公与许老太爷、张老太爷边说边引着进府;三位老太太也相互挽着手紧跟三个老太爷身后进府,几人先是客套一番王国公又问恭喜起张、许家高升,又谈起家常,三位老太太又说起家中事务也进了府,王家三个儿子嫡次子王正玺字卫自,庶子正言字想然,嫡幼子王正晖也迎张、许家老爷与其下几个弟兄一并进国公府去了,王家三个儿媳妇贺氏、元氏,郝氏又迎王氏姐妹和她们妯娌和小姑进府了,王家大舅之子王允权字晨明又迎了允黎和张覃进府,王大舅的二女儿允润与小女儿迎了允华进府,王太爷的封姨迎了黄姨娘,王国公夫妇带着众人径直往王家正堂去,一路走来允华那一双惊叹的大眼睛看着这富贵无比的公国府,张、许两家的到来让就人多的公国府这下就更觉热闹了。
金玉世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