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仿佛一位魔术师,游戏般涂抹着刚刚调好的颜料,并将其用随意之手再度抹掉。——毛姆
“新海城和宫崎骏听说过吗?暑假看了几部电影,比如《秋速五厘米》《千与千寻》《天空之城》。”
“《千与千寻》听说过,什么感受?”
“第一个最显著的是不习惯。”
“日文的观感?”
“每一个单词都听不懂,但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美感,有听下去的欲望。”
“我周末去找部看。”
“选《秒速五厘米》吧,时长最短的。”
“我之前看过《铃芽之旅》《你的名字》《天气之子》,多多少少有数。”
“什么时候看的,为什么没和我说起过?”
“梦里看的行了吧。最欣赏的是画风,抛开剧情和语言不谈,画面美好,看过后写天空最常用的一句话是:蓝得像日本动漫中一般,十分耐看。倒不是有多漂亮,只是纯净,随手一截都可以直接当壁纸的。”
“我记得你手机没有壁纸。剧情和台词呢?”
“剧情有很明显的日本风格,比如多发的地震海啸,如果注意考究细节的话说不定能从中了解日本文化。”
“个性很鲜明?”
“太浅显了,我只看过新海诚和宫崎骏,他们两个都个性鲜明。”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每一部文学艺术作品都个性鲜明,不理会抄袭得来的,其中都寄托了创作者不可复制的感情体验。”
“是的,怎么听着像我说出来的话?”
“和你在一起这么久我再没点儿文学素养说不过去了。”
“剧情方面见过有人批评内容重复,只关注爱情青春,但很遗憾的是我并不认可。他电影中的青春和爱包含更多不寻常的元素,《铃芽之旅》是我在电影院里看的,当时实在没忍住拍了好几张。。”
“你还会去电影院看电影啊?”
“电影不是只有去电影院看才会有那种大荧幕的感觉吗?”
“你之前说两个小时一部太浪费时间了。”
“好的电影称不上浪费时间。”
“双重标准。”
“跑题了回来回来,总之感受很好,是进电影院最值的一次。”
“你总共也没进过几次电影院。”
“也是,第一次是小时候的动画片。第二次是我爸带我去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第三次是自己去看的《铃芽之旅》。”
“我那句话开玩笑的。”
“猜得很准,有当神棍的天赋。”
“给你算一卦?”
“还会这个?”
“技多不压身嘛。”
“要我报什么?生辰八字?”
“出生年月日。”
“你不知道吗?”
“换算成农历的日子。”
“我想一下。”
一通闭目默算之后。“好了。”
“怎么样?”
“黄道吉日,恭喜你。”
“完了?”
“还有更多深奥之语,怕你听不懂,暂且隐去。”
“那你快说,万一我能听懂呢?”
“常言说,天机不可泄露。”
“常言道,说话要说完。”
对不起,这次第一是我(重修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