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要进宫见素未谋面的皇子母妃,夜歆倒是没多少惧意,左右都只是个陌生人,夜歆还是有信心应付的。
倒是连城奕在解释完后突然沉默下来,好一会儿又开口:“母妃心思淡然,很好相处,她最喜文书雅卷,但近来身子愈发不好,鲜少有精力阅书。听闻你在尚书府时时常阅书千卷,待会儿见了母妃,你便挑她喜欢的讲给她听吧。”
“?”这是夜歆有史以来听得连城奕讲的最多话的一次了,在疑惑的同时,夜歆心里又有些微微的感慨,连城奕是真的很孝敬他的这个母妃。
不过这样的连城奕让夜歆感到有点反常,他既知道“自己”曾经在尚书府中的经历,又对“她”的喜好了如指掌,想必是做足了功夫,想让她露出马脚,好把她拿下吧?
夜歆可不相信他无缘无故的提醒和示好。
“知道了。”夜歆答,语气里半分谦卑敬意也无。
连城奕注视着她的侧脸,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
如果一个人,在经历了重重苦难终于苦尽甘来,那么她是会保持原来不争不抢的原样,还是会性情大变、纵情享受,或者一雪前耻、报仇雪恨呢?
这几日,连城奕除了忙大理寺的案子,也忙着调查风瑶。
记忆里的风瑶只有模糊的一个剪影,是大婚那日,盖头下,少女无悲无喜、忧愁满身的模样。
风瑶的样子算不上多美,却也有几分引人侧目的特别。
她就像一汪死水,平静无波,但有人见之倾心,拼了命也想让她起涟漪;有人见之如敝履,费尽心机也要将她铲除。
连城奕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种人,或许他哪种人都不是,他的眼里只有利益,风瑶不过是他夺位的棋子罢了,纵使她从前过得再不如愿,现在也已经是他的沐王妃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难道还不够满足她的欲/求么?
更别说,大病初愈后的风瑶,简直就跟变了个人一样,不仅牙尖嘴利、巧言善辩,还有恃无恐、胆大妄为得很,在沐王府里也算是耍尽了威风,而他一直一而再再而三地纵着,难道对她还不够宽容么?
倏地,连城奕想起涂依说的话——“王妃近来爱看志怪话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亲自出去买几本回来,一有空便看得津津有味、浑然忘我,连奴婢唤她她都听不见。”
连城奕皱紧了眉头,又想起风瑶曾经在尚书府里看过的琳琅满目的书,并非全都是圣贤游侠,还有几本曾是她偷偷给钱让出府采买的下人帮她买回来的江湖轶事,里面记载了不少江湖怪谈,风瑶有读书时写批注的习惯,看到有趣的便做个记号,写上自己的感悟或见解。
连城奕让暗卫把那些书都带了回来打开看过,发现风瑶曾在一篇名为易容术的奇谈里写下了一句话——若世间当真有此奇术,是好,也是不好,凡人之独特,在于举世无二。但若真有,便愿他勿走歧路。
想到这里,连城奕的心脏猛地一跳,狠狠撞上他的胸腔,疼痛感让他红了一圈眼眶,不可置信又合情合理地注视着不知何时闭目的风瑶,心底涌过惊涛骇浪。
不可能的!真正的江湖并不像话本中写得那样快意恩仇、神通广大,江湖游侠也不过只是功夫好些的凡夫俗子而已,世上哪里会有什么易容术?
而且他查过,风瑶从尚书府嫁到沐王府,期间除了婢女和尚书夫妇,谁都没有接触过,也没有谁来主动找过她。
那么面前这个人……
连城奕神色复杂地看着风瑶闭目的恬静模样,烦躁地想:“她就是性情大变的风瑶。”
PS:已经废了,半年多没写文了,手感和灵感生疏得不能再生疏了,好多细节我都忘了个大概(因为没有写大纲的习惯,全是用脑子记的,导致时间一久,剧情都不知道要怎么圆回来了,只能先这样看着吧),只能等到有空的时候我再修修文了。
夜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