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目击者
问:那么,想必您就是那位先生的老师吧。
答:算是吧。毕竟那学生不是我这个专业的,我大概算是他的朋友。
问:亦师亦友的关系吗?那真是挺好的了。方才,听闻您的学生当晚在与您进行一番“生命与文明”的探讨。
答:这件事情属实。
问:那么,当晚您具体与那位学生探讨了什么呢?
答:音乐、文学、友情、爱情、思想、营养、哲学、生命、文明、世界、宇宙。
问:请问一下,能具体说说吗?
答:首先,我们聊到了马勒第五交响曲的第四乐章。这是一段柔美的柔板乐章,我当时与那学生首先聊到了这部作品。这是当时我所与他讲解的内容。
当然,这只是钢琴缩谱而已,但是里面的一些和弦进行却非常有意思。比如例谱的第三小节的开头,便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和弦。这个和弦曾经在瓦格纳最具有创新性的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当中多次出现过,尤其是在这部乐剧的终曲《爱之死》当中。
我们再联系一下马勒当时的历史背景。马勒在写就这一伟大的交响曲是已经41岁,而他的爱人艾尔玛当时只有22岁,还是一名漂亮的女歌手。这股巨大的年龄差造就了艾尔玛与马勒虽然相爱但是却充满了危机感的这么样的感情。
再看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部乐剧里面的男女主角。他们也是拥有着巨大的年龄差,于是这个乐章当中的一些隐喻就出现了。马勒象征了特里斯坦,而艾尔玛象征了伊索尔德,两人相知相爱而又因为年龄差充满了危机感的爱情就被写了出来。
既然聊到这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了,那就有必要聊一聊里面那个充满了不确定与悬而未决的“特里斯坦和弦”。瓦格纳在其中的应用象征了特里斯坦悬而未决的对于爱情的渴望。
(P3)
在第三小节中的那个和弦就是特里斯坦和弦。
这个和弦持续了四个小时——因为这部歌剧就长达四个小时,特里斯坦和弦在结尾的时候就留下了一个半解决。我们在这里引申聊到了欲望,于是就又聊到了斯克里亚宾。
还是第三与第四小节,出现了特里斯坦和弦的应用。斯克里亚宾在这里对于特里斯坦和弦的应用也是象征了欲望。而在斯克里亚宾第四奏鸣曲,也就是所展示谱面所属的曲子当中,斯克里亚宾写了一首诗篇,原文如下——
在迷雾中,朦胧的蒸汽消散远方。唯有一颗星辰不同,轻轻地闪耀着。
多美丽啊!湛蓝的谜团。她的光束,引诱我,摇曳我。
哇伊拉之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