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史所言有理,符某定会做好善后事宜。”见杨赞禹这话,符存审便知道对方猜到了原因。
其实符存审也不想请辞。
他如今已经是镇南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又有平定荆南和伪汉的功劳,若是能收复安南,定能青史留名。
其实再给他一两年的时间,收复安南并不是什么难事。
安南曲氏虽掌控安南一二十年,但本身实力并不强,连伪汉都不如。到时候朝廷从水陆一起进攻,几个月就能收复安南全境。
可如今,这些功劳只能白白便宜给其他人了。
对此,符存审也不甘心。
他的身体的确是一个原因,柳州的湿热气候让他的身体一直处于不怎么健康的状态,长久下去肯定会病情加重。
其次就是洛阳那边胡贵妃距离后位只有一步之遥,若这个时候自己仍然担任镇南大都督,则作为德妃的孙女身后就会有一股很大的母族势力。
自己担任镇南大都督,长子如今是幽燕府府尹,次子在安西大都护府担任中州刺史,三子在担任锦州刺史,四子如今也在枢密院任职。
说实话,就他们家这情况,若是继续发展,比李嗣源一族还要恐怖。最起码李嗣源的儿子并未担任要职,只是旧部较多。
符存审旧部也不少,几个年长的儿子也都身居要职。
到时候不等圣人动手,就会有人恶意中伤。
想想李嗣源还是国丈,其旧部和同盟也都身居要职,还不是灰飞烟灭,朝廷为此连右神武军的番号都给撤销。
符存审不想重蹈李嗣源的覆辙,所以只能请辞,以打消圣人的忌惮。
从古至今,一旦武将惹起君王的猜忌,基本没有好下场,符存审也不想去冒险。
见符存审请辞之心这么坚决,鲍唐和李汉韶有些不解,但这两位政治盲哪里知道更深层次的含义?
既然做了决定,符存审也不会扭扭捏捏,当即让人带着自己的奏折送回洛阳。
因为是快马加鞭,所以符存审请辞的奏折在八月中旬就出现在了李柷的面前。
这道折子在朝中引起的波澜不比李柷册封静儿为贵妃要小,因为这算是符存审的一个退步,表示出对后位和储君并未争夺之心。
说实话,如今后宫中还能威胁胡贵妃的也就作为德妃的符氏,可作为符氏的外公-镇南大都督符存审此时请辞,也表明了态度。若是圣人同意其请辞,则意味胡贵妃通往皇后的路基本畅通无阻。
最终,李柷同意了符存审因病请辞的请求。考虑到他平定荆南、伪汉的功劳,李柷便册封其为越国公。因为符存审的主要功劳是平定伪汉,这里是古百越之地,所以才封为越国公。
既然李柷同意符存审的请辞,那谁去接任镇南大都督就成了朝中重臣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推荐宋瑶、杨赞图、刘信等的都有,毕竟如今的镇南大都督府基础打得很好,过去只要能平定安南就是大功,获封国公未尝不可能。
刘知俊在安西大都护府那么积极,不就是为了爵位吗?
作为武将,总得有的奔头。
爵位这东西,可是能传好几代人的,只要后人努努力,还有可能一直延续下去,哪怕是文臣也很动心。
最终,李柷还是决定以史建瑭为镇南大都督,也算是安抚沙陀籍将领的人心,免得因为李嗣源之死而闹得人心惶惶。
这些年史建瑭可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当过幽州节度使,还当过齐鲁道布政使,之前还去了江淮道。
让他去镇南大都督府,未尝不是为了不是为了补偿他。
李柷一直是喜欢制衡,不会让一股势力过于庞大,尽量维持平衡,这样才有利他把握全局。
因此宋瑶得到了外放的机会,接替史建瑭出任江淮道布政使。
虽说是平调,但江淮道是朝廷重要的赋税之地,不是什么人都能去担任的。而且宋瑶若想更进一步,还得淡化自己的武将出身的身份。
大唐第一暴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