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高季昌随朱温攻破青州,改为主持宿州事务,后迁任颍州防御使,并且恢复高姓(其成为朱友让义子后,改名为朱季昌)。
对于这样一个有能力又会来事的干孙子,朱温也在思考如何恩赏对方。
“将士们,随本将杀,不能让敌军冲散我们的阵型!”
南岸的战场上,战事突然变得激烈起来。看到有近万梁军都将后,赵匡凝便下令进攻渡江的梁军。赵匡凝亲率两万大军为主力,进攻高季昌率领的前锋部队;朱友恭则是奉命进攻梁军侧翼,攻占并摧毁浮桥,断了南岸梁军的退路。
见赵匡凝想要截断自己的退路,高季昌也有些着急,在亲兵的掩护下,左冲右突,想要增援浮桥。
接连砍了数个敌军后,高季昌身上的盔甲鲜血遍布,已然分不清是自己的,还是敌军的。
主将作战如此勇敢,下面的将士自然受到鼓舞,一个个都奋勇杀敌。此时的梁军毕竟是天下各藩镇最强的,若是军队不强大,朱温怎么可能占据中原要地。
就在战局陷入僵局的时候,北岸突然传来隆隆声,交战双方便看到一支骑兵从北岸杀来。
这支骑兵出现还伴随着一面面‘杨’字旗,看到这幅景象,便有人立即向朱友恭汇报。
“指挥使,不好了,是杨师厚的骑兵!若是被他的骑兵缠住,我们的处境就会很危险!”
正在后方督战的朱友恭看到正快速通过浮桥的梁军骑兵,神色凝重。梁军的援军到了,第一时间肯定会解决自己这支偏师,确保浮桥安全。
他看一眼正在围攻梁军的赵匡凝,一狠心,沉声道,“告诉前面的将士,务必挡住梁军。吩咐兄弟们,准备撤退!”
亲信点了点头,“是,指挥使!”
朱友恭知道,就算是他打赢了梁军,赵匡凝也不可能重用他,还有可能过河拆桥。与其为一个不值得效忠的人卖命,他还不如为自己而活。
杨师厚以为会在南岸浮桥头附近遭遇顽强抵抗,可当军队过河没多久,敌军就溃败了!
大唐第一暴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