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古代篇章
超小超大

东周 上 (10-2)

前685年,齐国齐桓公继位,以管仲为相,实施变法,废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农,将基层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合为一体,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然后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多次大会诸侯,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抗击夷狄。周惠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陈兵“蛮夷”楚国边境,质询楚国为何不向周王室朝贡,迫使楚国签订召陵之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自此,齐桓公建立了会盟霸主的制度。

宋楚之争

齐桓公死后,五公子夺位,齐国内乱不止。据说,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互相战争,箭矢射到了齐桓公的尸体上,都没有人顾及。南方的楚国兴起,自称为王,消灭了北方的几个小国之后将矛头指向中原。宋襄公试图效法齐桓公,以抵抗楚国进攻为名,再次大会诸侯以成为霸主,但宋国实力与威望都不足。宋襄公十五年(前638年),宋楚两军交战于泓水。楚军渡河时宋大司马子鱼建议宋襄公“半渡击之”,宋襄公称趁敌渡河时攻击是为不仁不义拒绝建议,楚军渡河后子鱼建议趁楚军列阵混乱之时攻击,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义为由拒绝。楚军列阵完毕后发起攻击,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伤重而死。

晋文公践土之盟

在北方的晋国,与周室同宗。晋献公时期晋国向四面扩张,领土和国力大增。但献公宠信爱姬,废嫡立幼,致使国政大乱。前636年,晋献公之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军队护送下继承晋国君位,是为晋文公。他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经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国(秦晋之好),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年),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然后会盟于践土,成为中原霸主。

秦穆公霸西戎

晋文公死后,秦晋联盟被瓦解,秦穆公谋求向东方发展,被晋所阻。秦晋肴之战(前627年),秦全军覆没,大将孟明视被俘虏,隔年在彭衙之战再败,虽然以后也有胜利,但终没法挑战晋在中原的地位,惟有转而向西发展,吞并了一些戎狄部族,宽地千里,称霸西戎。

楚王问鼎

楚国在城濮战后,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到今云南,北达黄河。楚庄王改革内政,平息暴乱,启用贤臣孙叔敖兴修水利,改革军制,国力更为强大,在攻克陆浑戎后,竟陈兵周郊,向周定王的使者询问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 - 九鼎的大小轻重,意在灭周自立,此即“问鼎”一词的来源。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楚与晋会战于邲(邲之战),大胜晋国。前594年,楚围宋,宋告急于晋,晋不能救,宋遂与楚言和,尊楚。这时中原各国除晋、齐、鲁之外,尽尊楚庄王为霸主。

晋楚大战与弭兵会盟

晋楚两大国之间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于是由宋国发起,于周简王七年(前579年)举行第一次“弭兵”会盟,是为华元弭兵。但是不久之后,会盟破裂。晋楚两国再度爆发两次大规模战役(前576年的鄢陵之战、前557年的湛阪之战),虽皆以晋国获胜收场,但楚国在中原地区仍与晋国保持势均力敌的态势,很多中原小国都备受到影响,疲惫不堪。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年),出于地缘政治的影响,宋国再次出面斡旋,邀请晋楚和各诸侯国举行第二次“弭兵”会盟,此后战争大大减少。史称“向戌弭兵”。

吴越雄霸东

当中原诸侯争霸接近尾声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吴王阖闾重用孙武、伍子胥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吴军攻进楚都郢,伍子胥为父兄报仇,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吴军挥师南进伐越。越王勾践率兵迎战,越大夫灵姑浮一戈击中阖闾,阖闾因伤逝世。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过去与现在的冲突(帝国覆灭史) 连载中
过去与现在的冲突(帝国覆灭史)
飞天大蟑螂药酒瓶
上任帝国的覆灭史
0.1万字7个月前
长征路上的超市 连载中
长征路上的超市
小气泡泡子
现代的超市女老板,穿越到了长征时期,给前辈们送福利……
0.2万字7个月前
开局一千白袍军,我杀穿了全世界 连载中
开局一千白袍军,我杀穿了全世界
随风自逍遥
【架空】【种田】【召唤】【逐鹿天下】大宋179年,女帝继位、任用宦官专权,自此贪污之风盛行,百姓民不聊生!之后又是金人入侵、大宋王朝内危如累......
4.9万字7个月前
诗集(自创) 连载中
诗集(自创)
元方宜
后期还会更新
0.0万字7个月前
三个世纪 连载中
三个世纪
欢欢邃邃
0.1万字7个月前
石门爷 连载中
石门爷
咕唔咕
聊斋感觉的小短篇,与《存秦》并非同一世界观
1.7万字7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