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古代篇章
超小超大

皋陶作刑 (2-2)

2、从轻量刑。皋陶第一次提出“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和“宥过无大”(《大禹谟》),即对于疑罪案可以从宽或从缓定罪,对过失犯罪,无论多大,可以宽恕。他总是“惟刑之恤”,慎用重的刑罚,尤其是死刑。为此,他还特别规定“流宥五刑”和“金作赎刑”,使罪犯能够有机会避免那些残酷的刑罚而痛改前非。其目的在于避免错杀好人、造成错案、铸成冤狱。皋陶的“宁失不经”的观点,也是一种慎罚思想。

3、同罪不同罚。“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及“宥过无大,刑故无小”,表明皋陶在量刑时不以罪犯的客观罪行为唯 一依据,即使客观罪行相同,在考虑到偶犯和累犯、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以及是否悔改的区别之后,判决就不一样。

4、处罚罪犯不要连累其后人。鲧被杀之后,他的儿子禹仍是部落联盟的首领,皋陶仍是殚精竭虑帮助大禹治水,而且禹还因治水有功而接替舜成为最高领导人。可见,禹并未因为父亲而受株连。

重视教化

皋陶“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主张五刑处于辅助地位,对于有过激行为或者犯有罪行的人要先晓之以理,不听教化,再绳之以法。“五教”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在教育人们懂得并恪守最基本的几种关系,使人们彼此亲睦,互相谦让,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实现一个没有犯罪行为的和谐社会,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所以,舜盛赞皋陶:“汝作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五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

在各国议会联盟第96届大会上,议联理事主席苏鲁尔说:“法制是文明的关键”。皋陶在原始社会末期,即“明刑弼教”彪炳史册,确是人类步入文明的标志。

影响

皋陶在实施这些刑法过程中,发觉只讲宽有许多不足之处。如三苗得到宽赦流放,竟不思悔改,反而不断煽动,致使苗民不断反叛。这使皋陶十分震惊,他从大禹治水疏导与堵截并用受到启发,多次进行修订,使刑法宽严结合:对于偶尔的过失犯罪尽量宽大赦免(眚灾肆赦),而对于那些怙恶不悛如三苗、鲧则处以死刑(“怙终贼刑”),当然,在实施刑罚时一定要慎重(“唯刑之恤”),方保证治水工程有序进行,并使三苗部落归顺。

《左传》引:“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请从之。”即对于抢劫罪、贪污罪、杀人罪要处以死刑。可见皋陶制订的刑法,一直到春秋时期还在流传。从历史典籍看,皋陶是最早的一位法官,也没有人在这之前作过刑法和根据刑法来判案(只有一些奴隶主和部落首领有古老的“神判”和随意性很强的作威害民的残酷手段);当代法国著名法学家达维德也说,中国法律起源于公元前上古时期对苗人的征服过程中,所以,皋陶作为中华司法鼻祖是确凿无疑的。

评价

古人皆将中国古代刑法的起源归功于皋陶,说皋陶是中国刑法的创始人。“皋陶作刑”的传说,反映了古人对中国刑法起源的认识,这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刑事立法活动。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法兰西王国:绝望的螺旋 连载中
法兰西王国:绝望的螺旋
蝶恋花花恋蝶之美
绝望的螺旋已经转动,命运也在转动。
1.7万字7个月前
长征路上的超市 连载中
长征路上的超市
小气泡泡子
现代的超市女老板,穿越到了长征时期,给前辈们送福利……
0.2万字7个月前
浮梦千年 连载中
浮梦千年
莫鸿
或许历史的遗憾是真的可以改变的吧..........
1.0万字7个月前
洪武大案(学生的名义) 连载中
洪武大案(学生的名义)
镧铈磷矿
本书偏向记录向,全书由真实事件改编
0.4万字7个月前
中国近代屈辱史篇章 连载中
中国近代屈辱史篇章
龙神阁
内容:中国历史时间:1842年~1949年
28.1万字7个月前
做人很快乐,做妖也很快乐 连载中
做人很快乐,做妖也很快乐
解夏_18870145242776448
0.9万字7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