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毕,只见凤姐儿笑道:“张爷爷,我们丫头的寄名符儿你也不换去。前儿亏你还有那么大脸,打发人和我要鹅黄缎子去!要不给你,又恐怕你那老脸上过不去。”张道士呵呵大笑道:“你瞧,我眼花了,也没看见奶奶在这里,也没道多谢。符早已有了,前日原要送去的,不指望娘娘来作好事,就混忘了,还在佛前镇着。待我取来。”说着跑到大殿上去,一时拿了一个茶盘,搭着大红蟒缎经袱子,托出符来。大姐儿的奶妈接了符。张道士抱过大姐儿来,只见凤姐笑道:“你就手里拿出来罢了,又用个盘子托着。”张道士道:“手里不干净,怎么拿,用盘子洁净些。”凤姐儿笑道:“你只顾拿出盘子来,倒唬我一跳。我不说你是为送符,倒像是和我们化布施来了。”众人听说,哄然一笑,连贾珍也掌不住笑了。贾母回头道:“猴儿猴儿,你不怕下割舌头地狱?”凤姐儿笑道:“我们爷儿们不相干。他怎么常常的说我该积阴德,迟了就短命呢!”
备注:这个张道士很讨厌王熙凤是看的出来的,王熙凤打算从他手里接东西,却被骂手脚不干净,可见是很讨厌这个女人的。另外老爷这个词其实我早就解释过,在河南山东一代,指的是女人生的孩子称呼母亲父亲的叫法,和外公是一个意思。至于大老爷,二老爷可能指的是弟兄俩。至于爷们这个称呼指的是祖孙之间。
张道长笑眯眯地开口道:“我这次拿出这盘子来,可不是为了募化布施,而是想请宝玉公子把身上的宝玉取下来,让我带出去给那些远道而来的同道及弟子们开开眼界。”贾母闻言笑道:“既然如此,你这位老人家何必亲自跑一趟呢?直接带他去看看不就行了,看完再让他回来,岂不是更省事?”张道长连忙解释道:“老夫人您有所不知,虽然蒙您福泽,小道虽年过八旬却依然康健,但外头人多嘈杂,气味混浊,何况今天天气炎热,宝玉公子娇贵之躯怕是难以适应,万一受了风寒,那可就不好了。”贾母听后,便吩咐宝玉将脖子上的通灵宝玉摘下,轻轻放入盘中。张道长小心翼翼地用绣有蟒纹的绸布垫在盘底,双手恭敬地端起盘子,缓缓走出厅堂。贾母与众人游历一番后,正欲登楼,贾珍前来禀报:“张道长已带着宝玉的玉返回。”话音未落,张道长已捧着盘子来到近前,面带微笑道:“诸位道友有幸一睹宝玉风采,无不赞叹其稀世罕见。虽无贵重礼物相赠,但这些都是他们各自修行所得的法器,愿作为贺礼呈上。即便宝玉公子不以为意,也请将其留在府中作为玩赏之物吧。”贾母低头细看盘中之物,只见其中有金璜、玉玦,还有寓意吉祥的事事如意、岁岁平安等饰品,皆是由珍珠串连而成,或以宝石镶嵌,总数不下三五十件。她不禁摇头道:“你们真是太过客气了,出家人本应清贫,怎可如此奢华,这些礼物我实在无法接受。”张道长急忙解释:“这是他们的一片心意,小道也不好拒绝。若是老夫人不肯收下,恐怕会让那些道友们觉得小道不识抬举,失了面子。”贾母听罢,只得让人收下礼物。宝玉在一旁笑道:“奶奶,既然张道长这么说了,我们也不好推辞。不过,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并无大用,不如让小厮们捧着,随我出去分发给城里的穷人吧。”贾母点头赞许:“此言有理。”张道长却又急忙劝阻:“宝玉公子虽有善心,但这些宝物对于穷人来说可能并无实际帮助,反而会让他们陷入不必要的麻烦。若真想行善,不如直接给他们一些银两更为妥当。”宝玉听后,便同意先将物品收起,打算晚上再派人送去钱财救济穷人。说完,张道长才告退离去。
翻译版红楼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