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雷:我们去哪儿做大褂?德云华服吗?
周九良和杨九郎连连摇头。
周九良:辫儿哥,我们这次不去德云华服,我想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地儿做大褂的。
张云雷:那你知道地方吗?
周九良:不知道,我们找找嘛。
杨九郎这时想到一个地方,他爷爷常去做衣服的手工裁缝店。
杨九郎:辫儿哥,孟哥,九良,我倒是想到一个地方。
周九良:九郎在哪呀?
张云雷:小眼巴叉的,快说在哪?
孟鹤堂:九郎,那我们快过去吧。
杨九郎:是以前我爷爷常去的一个地儿,他家属于老裁缝店,质量非常过关,应该可以做大褂的吧。
杨九郎:就是地方有点远,有些偏。
张云雷:你个小眼巴叉的,快别说那么多了,走吧。
张云雷不耐烦地催促到。
杨九郎又看看周九良和孟鹤堂,确定了两人的意思,开车来到一个不知名的胡同口,把车停好后,带着大家走向了胡同的最深处。
这条胡同从头到尾全是一些手工老店。
孟鹤堂看了那叫一个。爱不释手。
孟鹤堂:九郎,没想到北京还有这么一条胡同,以后没事儿,我就和九良,经常来逛逛。
杨九郎:孟哥这条胡同,算得上是北京城里最老的胡同之一了,这里面的店全部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坚持纯手工,你应该是喜欢这类型的,没事儿的时候可以来逛逛。
杨九郎:我们要去的那家店就在这个胡同的最里面,那家裁缝店都已经开了快100年了,不知传了几代人了。
大家一听杨九郎这么一说,心里就有了底,万分期待大褂做出来的样子。
现在大家不赶时间了,正好又都对胡同里的小店儿感兴趣,于是都把脚步放慢,开始慢悠悠的逛起胡同来。
孟鹤堂属于那种看见扇子就走不动的人,在进入一家卖各种扇子的店子,就完全出不来了,最后四人买了两对扇子,把依依不舍的孟鹤堂从店里拉了出来。
好不容易到了胡同深处的那家老店。
没想到居然在这里遇见了何九华。
周九良:大华,你怎么在这里?
何九华也看见了他们。
何九华立马向他们打招呼。
何九华:师哥,九良,九郎,你们怎么在这里?
周九良:我们准备看看能不能做到合适的大褂,害怕摆知的时候要上台说对口。
周九良:九郎就给我们推荐了这里,所以我们就一起来了。
周九良:你呢?你准备做什么?
何九华:我准备给我外公做套衣服这不他生日要到了嘛。
周九良:你外公要过生日了吗?那就提前祝他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周九良:对了九华,今天我和九郎已经把摆知时要穿的衣服选好了,发在了群里,你看了吗?
何九华:我看了,很满意你们在哪买的?把地址给我,等我这做完衣服我就去把它买了。
周九把。地址告诉了何九华,何九华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何九华:那师哥们我就先走了。
周九良:那你路上慢点儿。
张云雷:路上小心点。
孟鹤堂:再见,九华。
杨九郎:九华慢走,什么时候有空我们再聚聚。
周九良:对,九华哪天我们头九组个局吧。
何九华:行,可以,时间你们定,反正我都有时间,跟着你们的时间来吧。
说完何九华已经走出了店外,脱离了他们的视线。
何九华走后,他们也开始询问是否能做大褂?
德云:堂良余生未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