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乙未事变的认识和观点,日本和朝鲜半岛长期以来存在巨大分歧,尤其是主谋者问题更是众说纷纭,这也是整个事件的根本性问题。朝鲜王朝在1896年“俄馆播迁”以后,重新调查乙未事变,受到国内政治斗争和顾忌国际关系的影响,在其调查结果《开国五百四年八月事变报告书》中得出了金弘集等“逆贼五大臣”是主谋,日本人是直接行凶者的结论,事实上金弘集根本就没有参与乙未事变,这显然是掌权的亲俄派对亲日派的清算,所以《开国五百四年八月事变报告书》的影响仅限于朝鲜统治阶级,而民间则普遍认为日本人及其政府才是乙未事变的幕后真凶,而不仅仅是三浦梧楼,正如朴殷植所指出的那样:“三浦者武官退职而非外交家也……三浦者不过代表其国而牺牲其名也”。举例子来说明问题,乙未事变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后来在1909年被韩国“义士”安重根刺杀,安重根在受审时列出了伊藤博文所谓的十五项大罪,其中一项就是“弑杀明成皇后罪”。而乙未事变又是朝鲜近代史上全国性的反日义兵运动爆发的导火索,亦可看出当时的朝鲜人普遍认为日本是乙未事变的主谋。
1945年光复以后,乙未事变是日本主谋的观点在韩国得到确立。韩国中学国史教科书对乙未事变这样解释道:“明成皇后被认为是妨碍日本侵略朝鲜的人物,因而日本公使动员日军和日本恶棍侵入宫阙,犯下了弑害明成皇后的蛮行,是为乙未事变(1895年)。”而且日本政府主导乙未事变的观点随着民族主义的盛行而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乙未事变是作为日本政府对朝鲜侵略政策的一环而导致的结果,并非三浦梧楼的个人独断而偶然发生的。尽管日本政府是杀害闵妃幕后真凶的观点在当代韩国已经常识化,但是由于尚未发现日本政府参与的直接资料,因此韩国学术界也只提出了三浦主谋说和井上馨主谋说这两种观点,但是仍在努力寻找日本政府介入乙未事变的证据,并偶尔找到日本政府介入的蛛丝马迹,韩国方面认为这是由于日本隐瞒资料所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关于乙未事变的观点与大韩民国基本一致,也认为日本是乙未事变的主谋。2010年10月7日乙未事变115周年之际,朝鲜历史学会发表文章,谴责“乙未事变是侵害朝鲜自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日本国家恐怖犯罪”,指出日本政府是杀害闵妃的主谋,并形容乙未事变是“极恶无道的”、“野兽的”、“反人伦的”犯罪行为。[54]总之,乙未事变无疑是朝鲜半岛的国耻,不管闵妃生前功过如何,她是朝鲜王朝的国母,而堂堂一国国母竟在自己宫中被外国人残忍杀害,这给朝鲜民族留下的伤痕是难以磨灭的。
日本
日本在乙未事变后迫于国际舆论的压力,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参与了乙未事变,并将三浦梧楼等56名日方涉案者进行形式上的审判,结果是因证据不足而无罪释放。这说明日本从一开始就不打算承认日本人是乙未事变的主谋。在日本当事人留下的著作中,几乎都把乙未事变的责任转嫁给朝鲜的大院君和训练队,自己只是起辅助作用而已。时任日本公使馆书记的杉村濬坚持认为三浦没有策划暗杀闵妃,并说:“因为当时一般人的感情,是对王妃的所作所为非常气愤的……所以一旦起事,壮士们的怨愤集中到王妃身上是不可避免的。……杀害只是伴随着主要事件乘势发生的附带事件而已。”[55]参加过乙未事变的《汉城新报》记者菊池谦让说:“依大院君的指挥命令所行之朝鲜政变,由日本人负其全责,是完全没有理由的。”三浦梧楼在他的回忆录中只说他与大院君联手为朝鲜“改革”发动政变,但只字不提闵妃被杀的事实,还说:“我辈行为之是非,恐唯上天照临而已!”
中国近代屈辱史篇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