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国藩的一生中有一个外号让他一生苦恼导致后人对他颇有微词,这个外号就叫“曾剃头”。
“曾剃头”之名由实在训练湘军时,因为滥杀无辜而被同僚取的绰号。当时,曾国藩依靠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大力支持,在湖南长沙招募了数千湘勇,编练新军,以协助张亮基守卫湖南。
之后,太平军攻入湖南境内,不少贫苦农民响应太平军的号召,揭竿而起,在湖南多个州县起事。由于当时清朝军队镇压起义的兵力不足,于是张亮基将镇压反民的权力下放给湖南团练大臣曾国藩负责。
曾国藩接到这个任务后,下达了从严从重从快的处罚命令,只要是在湖南境内被乡绅村民举报的乱党分子,一律斩首。他审理乱民的地方叫审案局,就设立在长沙城内,由他本人或指定的高级幕僚坐堂。审理程序极为简单粗暴,不需要核实证据,只要有乡绅村民联名举报,通通大刑伺候,一旦招供,即刻拉出门外斩首示众。即使罪行不明或较轻的嫌犯,曾国藩也命人将其锁入木笼,拉到街头任凭风吹日晒,直到死亡尸体发臭,才让家属收敛安葬。曾国藩对自己的行为毫不在意,湖南官员向皇帝举报弹劾,他也毫不收敛。
根据清史记载,曾国藩不到半年,就杀了200多个所谓的反民。曾国藩的暴行引起了湖南官场的一致反感,私下称呼其为“曾剃头”或“曾屠夫”,这个绰号,由此传扬开来。
下属官员有如此恶名,按说当时的掌权者必定要查清事实还其他公道,如若在如此传播下去对于统治者的威名也有影响,那个明君会重用有如此恶名的官员,在这里就不得不说在当时前后掌权两位皇帝道光与咸丰。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绵宁即位后,重振朝纲,下令清查陋规,并要求以“实政”来清除积弊,但皆因官员的阳奉阴违和反对而实施受阻。他在位期间严禁鸦片,下诏令各省督抚在全国范围查禁鸦片种卖,并于道光十八年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实施禁烟。之后,鸦片战争爆发,因战和不定、装备落后等缘故,清朝战败,并于道光二十二年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并开放五口通商。之后,清政府相继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
《清史稿》认为道光帝有“恭俭之德”、“宽仁之量”,是守成的明主,但清朝国运的濒危,也“肇端”于道光朝。也有学者认为,道光帝之“庸暗”,为清朝入关以来所未有。道光帝作为鸦片战争的中方决策者和指挥者,对战败的结果难辞其咎,但在鸦片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道光帝主张抵抗也实行了抵抗。
在此期间有个故事据说清朝道光皇帝比较节俭,他的龙袍上经常打着补丁也不舍得换新的,曾经骂大臣吃4个鸡蛋是浪费,究其原因是因为道光皇帝吃的鸡蛋特别贵,当时皇宫里采购一个鸡蛋甚至要花几十两银子,就连非常喜欢吃鸡蛋的道光也是偶尔才能吃上一个。但道光皇帝不知道,鸡蛋在民间是很便宜的食物。
晚清第一名臣的风云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