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的清晨总是湿润的。林菁跟着郭维江和郑维穿过中央车站底层的维修通道,脚步声在狭窄的过道里回响。
"2028年废弃的老线路。"郭维江轻车熟路地在一个看似普通的控制箱前停下,"那时候的数字化改造刚开始,很多系统都处于半成品状态。"
郑维打开箱门,熟练地操作着内部的线路。林菁注意到他的动作异常娴熟,完全不像第一次来这里的样子。
"你以前来过?"她问。
"没有。"郑维头也不抬,"但这种老式S-17控制箱我处理过很多。联邦时代的标准配置,安全漏洞比现在的智能系统还要好找。"
控制箱内部的线路排列出奇地整齐,这在废弃六年的设备上很不寻常。林菁的数据分析直觉被触动:"有人定期维护。"
"聪明。"郭维江轻声说,取出那枚造型奇特的戒指,"知道为什么叫暗区吗?因为这里的数据流从不外露,就像..."
"就像被刻意遮蔽了一样。"林菁接过话头。通过量子观察镜,她发现周围的数据流呈现出一种前所未见的状态。不是混乱,而是一种诡异的...规整。
控制箱发出轻微的蜂鸣,一个隐藏的通道缓缓开启。潮湿的空气涌上来,带着金属和电离子的味道。
"等等。"林菁蹲下身,手指轻触地面。地砖的接缝处有一层细微的磨损,从痕迹的新鲜程度来看..."最多三天前有人来过。"
郑维和郭维江交换了一个眼神。
"走吧。"郭维江说,"要赶在城市醒来之前找到那个节点。"
通道在地下延伸,渐渐向西北方向倾斜。林菁一边走一边在脑中重建地图。如果她没记错,这个方向通向的是...
"松江中央数据中心?"她停下脚步。
"地下四十七米。"郭维江的声音从前方传来,"看来你已经注意到坐标的特殊性了。"
确实。作为数据分析师,她太熟悉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四十七米不是随机的深度,而是最适合屏蔽量子信号的距离。这个发现让她想起了什么。
"等等,"她快步跟上,"五年前帝都的那次事故,是不是也发生在......"
话音未落,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震动。地面开始颤抖,墙上的应急灯闪烁不定。林菁立即调出智能眼镜的检测界面:
"松江地铁网络
09:17分 运营数据
列车间隔:127秒↓
系统延迟:0.03秒↑
安全评级:A-→B+"
"果然。"郑维低声说,已经开始在手环上快速操作,"他们已经开始了。"
"谁?"林菁问道,但她立即注意到了最关键的数字。那个挥之不去的频率:0.03秒。
通过量子观察镜,她看到周围的数据流突然变得活跃。那些原本被遮蔽的信息开始浮现,就像黑暗中亮起的萤火。更让她在意的是,这些数据似乎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
"到了。"郭维江停在一扇厚重的防火门前。门上的电子锁早已失效,但林菁注意到锁芯处有细微的数据波动。
"这是......"她凑近观察。通过量子观察镜,那些数据波动组成了一个熟悉的图案。
"陈教授的签名算法。"郭维江说着,示意她把黑色卡片贴近门锁,"只有特定的量子态才能触发开启机制。"
林菁刚要照做,郑维突然拦住她:"小心,门后的数据场很不对劲。这种波动模式......"
数据猎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