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炽自七岁被封太子,转眼间已近十年,十六、七岁在那个时代已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早在两年前就已有朝臣上书为太子选妃,但每有提议楚楚总是不悦,十几岁的孩子无论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不成熟,作为现代人她深知早婚早育对于身心的伤害,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早地步入婚姻。
纵然她多次表示反对,朱棣也屡次顺从了她,但到了高炽十七岁这年,朝臣联名上书,引起不小轰动,就连朱棣也转了态度。太子久未婚配在那个子嗣为重的年代是不合礼法,其中也传出不少流言,有说皇帝与太子不合,欲废太子改立二皇子,也有说太子身体有疾或喜男色,众口铄金,累及整个皇室,这让楚楚不得不妥协、退让。在滚滚时代潮流面前,个人的坚持终究会湮没,她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更无法左右孩子们的命运……
这日朱棣从前朝归来,一进殿就递给她一本册子和一沓厚厚的画像,说是初选的秀女,楚楚在桌案前百无聊赖地翻着嘉佑写的字,看都不看一眼,更没有要接的意思。
朱棣知她心中定然不痛快,便将人抱起搂在怀里,安抚着,“如眉,我知你不想高炽成婚,可他毕竟是太子,哪朝哪代有太子打光棍的?懿文太子像他这么大时妃子都一屋了,就连我们这些王爷也是……”,说到此处他不敢再往下说,识趣的闭上了嘴,只抱着怀中人抚弄。
楚楚听到这话,眼神顿时变了,嘲讽着,“是啊,你们皇家自然是排场,女人在你们眼里就是一件物品,今儿添一件,明儿添一件,高兴了要一堂子也无可厚非,你不就是这样吗?”说着从他怀里挣脱,自顾自坐到了塌上。
朱棣心虚地低了低头,语气也软和了,跟上前去,“明明说的是儿子,怎么又扯到了我身上”
朱棣把那册子和画像又拿了过来,好言相劝,“我知你们家乡成婚晚,你看不惯儿女早婚,俗话说入乡随俗,这几年宫里宫外流言不断,长此以往对高炽不利,作为父母,我们总得为他打算些”
楚楚何尝不知这些,这些年她早已看惯了这个时代的风俗习惯,也从不干涉这里的人和事,她以为自己早就适应了、同化了,可真到自己和孩子身上却又难以接受。
望着朱棣恳切的眼神,她终究是接了过来,打开册子和画像,一个个姿容秀丽的女子跃然纸上,册子中记录着她们的生辰年月、家世背景、性格特长……楚楚看着她们一个个也不过十五六岁的年龄,心里不免感伤,她们还在懵懂无知时便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从此一生荣辱都寄于他人,何尝不是悲剧?
朱棣见她接了册子和画像,知她嘴上虽然不饶人,终究是明事理,愿意跟他商量的,他拿出画像中的一张特意翻到对应的册子兴奋地介绍着,“如眉,这是张氏,是京卫兵马副指挥使张麟的女儿,她与高炽同岁,选秀时我见过她,端庄大方、恭谨温顺,又饱读诗书,性格坚毅,颇有国母之风,是太子妃的不二人选”
楚楚接过画像细细看着,这个女孩五官大气,面目温润,一看就是贤妻良母的典范,只是不知高炽是否喜欢,她放下画像怼了男人一句,“到底是你选妃还是炽儿选妃?怎么你自己就定了?炽儿什么意见?”
这个男人冷哼一下,霸道地回道,“太子妃是未来的国母,事关后宫安稳、朝局安定,必须得选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张氏作为太子妃再合适不过,君父在上,由不得他任性。”
楚楚狠狠推了他一把,“你别摆什么皇帝的谱儿,这事还是得问炽儿的意见,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看上的炽儿不一定看得上,终究是他的妻子,这日子还是他来过”
朱棣见她面色不悦,便不再强硬,委婉劝道,“炽儿若不喜欢,可以选几个自己心仪的秀女作为侧妃、嫔妾,这并不妨碍什么,作为太子本来就有这些权力。如眉,身在皇室,婚姻是由不得个人做主的,我说这些你可能不高兴,但这是事实,即便是我们当年,也是由君父做主,皇室婚嫁从来就是政治行为而非个人喜好……”
穿越时空的爱恋续之君临天下(棣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