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儿跟随大王,也算是与他们相交不错。只是没过两年,李母身体每况愈下,李信孝顺,决定带母亲回陇西故土,遂母亲晚年心愿。从那之后,冬儿便再没见过李信,只偶尔从大王和蒙家兄弟那里听到零星消息,知他这些年一直在戍边军中效力。
如今的李信,已成为如此威猛凌厉的将军,看来大王将他召回,也是要他立一番功业了。
骑射比赛后,李信被上将军召到帅帐议事,冬儿只好将故人相见的念头暂抛一边,带着刘琳和小禾子忙活去了。
不消半日,王帐已收拾差不多。
正和刘琳说着话,小禾子捧来一只铜壶,欢喜道:“冬姐,我刚找一个士兵讨水喝,听他说蓝田塬下的松林坡有一条溪泉,味道甘甜,你尝尝。”
冬儿目光一亮,她正好也渴了,接过铜壶浅喝一口,只觉喉舌清凉、心旷神怡:“这山泉水真解渴,想来给大王消乏甚好。小禾子,你可知那溪泉在何处?”
“不知,不过我可以找刚才的士兵带路。”
“好啊,让他带我去。”
刘琳道:“冬姐,这点事就让小禾子去办吧,何必你跑一趟。”
“大王喝的水不能出差池,我还得亲自去看看才放心。”冬儿笑道:“刘侍长,这里就交给你和小禾子,我速去速回。”
冬儿随士兵骑马下了蓝田高地,沿着河谷来到一片松林,再往里走都是浓密的橡树和高耸入云的松树,低矮处是干枯易碎的灌木丛,马匹不便继续深入,遂改为步行。
随着小路一路向低处延伸,通入下方的山坳,两边的斜坡也一路升高,坡上长着一簇簇浓密的榛树丛。年轻的士兵走在前面引路,冬儿跟在其后,那士兵看起来年纪甚小,一路上东张西望、小心翼翼,冬儿估摸这孩子外出紧张,遂善意地与他对话道:“小兄弟,请问怎么称呼?”
“我叫子明。”
“多大了啊?”
“十七整。”
“怎么这么小就来当兵了?家里人不担心么?”
“那年村子里闹灾荒,父母都没了,就剩子明和妹妹,子明幸亏当兵才保了妹妹活下来。”这孩子说的淡然,冬儿却听的几分心疼。
“妹妹叫甚名?现在何处?”
“她叫子诺,在咸阳大户人家当婢女。”
冬儿默默记住了子诺这个名字,想着以后若有缘份,还可关照一下。
她与子明聊了一路,听他说起穷人家日子很苦,听他说当兵打仗不怕吃苦,就怕哪天命没了,妹妹无人照顾,听他说有个愿望是天下太平,大家都能有衣穿有饭吃。
这不就是大王一统六国想要实现的愿望吗?
说着说着,子明带她爬上山坡,终于看到一条从西边汇过来的溪流,欢腾的溪水在山崖处骤然泻下,水花四溅地落入一个小谷地。冬儿见西边树林长着茂密的松林,四面遍布蕨叶和灌丛,溪水清澈,还能看见水底晶亮的鹅卵石。
冬儿对这处水源地十分满意,这趟没有白来。这些年她照顾大王的生活起居,只要能让大王舒心,她做什么都愿意。
她欢喜地将铜壶装满水,一看天色不早,转身欲唤子明返回军营,却见子明站在山崖边,一言不发地望着水流坠落而下,神情十分凝重。
这孩子,是不是说起自己的身世遭遇,心里难受?
冬儿善意地走进他,温柔地搭住他的肩膀,安慰道:“子明,你放心,我们的大王总有一日会实现你的心愿,天下统一、再无战乱,你和子诺一定会过上安稳的日子。”
说完,她掏出一小袋财物塞到子明手里:“虽然不多,你先拿着。以后你妹妹若有困难,可让她来找我。”
子明的肩膀颤抖起来,他忽地抬起头,眼里竟泛着泪花:“冬儿姐姐,对不起。”
冬儿一怔,诧异他为何道歉。
子明哭喊起来:“他们以我妹妹的性命相要挟,我不得不这么做。”
“子明,你在说什么?”
冬儿温柔地拭着孩子的眼泪,完全没察觉他眼里藏着危险的光。
大秦赋:启信逢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