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翻着手里的记录册子,“按照之前每次实验的记录来看,亩产应该在7石到10石之间,北方种植只能一年一熟,估计在南方可以做到两熟。”
7石到10石,按照一石是现代180斤来算的话,就是亩产1260斤到1800斤的样子,也就是现代杂交水稻的一半产量。
毕竟他们技术不够,又没有现代的先进科技辅助,春花觉得这个亩产量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赵祯这个实实在在的古代人却是又双被震惊到了。要知道就算是在宋朝的南方地区,水稻的亩产也是大致保持在二石至三石米的水平,平均也就平均亩产约二石五斗。
“这,这,这可是真的?”赵祯顿时有些口干舌燥,心里即是激动又害怕失望,“你可不要骗我,不然就治你欺君。”
“……真的,这里都是有记录的,而且你自己看看这稻子的长势,我能骗你?”
春花也知道对于自己来说很平常的产量,但是对于赵祯来说确实是非常震惊的,这产量直接翻了好几番啊!
不只是赵祯,就连身边的一些通晓农事的内侍宫人都是一副震惊的样子。
“我三两句跟你说不清楚,而且不是我负责研究这些的,我也不清楚具体的细节,但是我让庄子上的管事叫来了负责杂交稻种的袁平师傅,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他。”
春花说着,朝身后挥了挥手,庄子上的管事便带着一个面容黝黑,看起来饱经风霜的男子上前。
“草民袁平见过官家。”
“不必多礼,”在袁平要弯腰行礼的时候,赵祯直接伸手扶起了他,说道,“袁先生研究这高产的稻种,造福我大宋,以后见了我都不必再行礼,反倒是我要替大宋谢谢袁先生。”
赵祯说着反而给袁先生行了一个大礼,直接把袁先生吓的手足无措,连声说着不敢不敢。
“袁先生,他这礼你当得的,因为这杂交稻子一旦推广到了大宋各处,那么将会拯救无数的大宋百姓。莫说是礼,就是修庙建祠,香火供奉也是使得。”春花说。
“对,皇后说的是,待过些时日,我一定为袁先生修庙建祠,一年四季香火不断。”赵祯也连声应道。
袁平无措的抬手抓了抓脑袋,都快被这夫妻俩人给搞的不知道如何反应了,咋就上升到修庙建祠了?其实多给些银钱这种实在的奖赏才是不错的嘛!
“袁先生,官家对于杂交稻子的情况还想做进一步的了解,这杂交稻子从研发到培养都是由你亲自负责的,那你就为官家讲解一下吧!”春花说。
别的他不懂,但是这事他简直不要太懂,袁先生当即就带着赵祯巡视这片试验田,细致的为赵祯讲解着关于杂交稻子的事情。
从当初的跋山涉水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水稻的艰难,再到终于找到几株天然雄性不孕水稻之后利用它们反复试验、反复论证。
然后是用栽培稻的雄性不育株,先后与近1000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试验。
接着就是失败,总结经验,重新再实验,再失败,再总结经验,再研究,如此循环往复。
经历了将近十的年时间,杂交水稻研究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袁先生的肤色是常年在田间劳作被日头晒出来的黝黑,脸颊削瘦,高高的颧骨,背微驼。
但是那双眼睛却很明亮,尤其是说起自己喜欢的水稻事业,那双眼睛明亮,有神,充满着希望和睿智的光芒。
“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让我大宋的子民都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
综影视:春花姐姐的男人每个都很优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