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吉:老夫领养了庞龙之后,生活的确是过得很充实,跟老夫有同样想法和希望的人也必定不在少数啊
洪通:正是,老夫也衷心盼望每一个孤儿都能找到幸福何适的新家,万一受这件事的影响就不好了
庞吉:老夫明白了,你是想让老夫去一趟开封府,要包拯不要派人去骚扰百善堂 ?
洪通:草民不敢说骚扰,只要是不影响外人对百善堂的观感,府衙有任何要求,草民都统统照办
庞吉:大善人啊,你也不必过份的委屈,这件事就交给老夫来办,你就放心吧
洪通:是,多谢太师
开封府里,包拯正在为案件发愁,公孙策走了进来
公孙策:大人,学生已将百善堂所收养十八名男童和十二名女童的收养证明抄录成册,请大人参阅
说完,公孙策将那本名册提给包拯
展昭(何家劲):洪通没有试图阻拦你?
公孙策:没有,不过他似乎也很在意我们登门去查
包拯:官府大张旗鼓去他百善堂,势必会引人注目,他对此事在意也是理所当然,这册中所列凭证,公孙先生认为可信度有几分?
公孙策:所谓凭证,大多分为两类,一类是地方官府所开的凭证,证明幼童的确没有亲人在世,这类证明应该比较可靠
包拯:官府出具证明,理应不敢虚构造假
蓝若琳(银晓静):那另一类呢?
公孙策:另一类则是幼童家属无力抚养,主动放弃的证明
蓝若琳(银晓静):没错,在楚国,这样的家庭也不少见啊
展昭(何家劲):那就很难说了,是真是假,恐怕还得要一个一个去查证才能知道
包拯:不错,有了这些记录,至少可以防止洪通事后篡改,捏造事实
包拯刚说完,马汉就走了进来
马汉:启禀大人,庞太师来访
包拯:请若琳将录音笔里的内容放给公孙先生听,让他也知晓,本府去看看,庞太师因何会突然来府
包拯说完就离开了
公孙策:若琳,大人说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蓝若琳(银晓静):公孙先生,你万万料想不到,雷明竟然会有如此凄凉的往事
接着,若琳就把录音笔里的内容放给公孙策听,大厅里,包拯询问庞吉
包拯:庞太师莅临开封府,不知有何见教?
庞吉:老夫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特地来向包大人提件小事,相信包大人必定能成全老夫
包拯:太师请讲
庞吉:京城首善洪通洪大善人的百善堂,想必包大人知道吧
包拯:太师是多此一问,百善堂既在开封城内,包拯当然知晓
庞吉:老夫并不是多问哪,包大人对洪通的行事为人有知道多少呢?
包拯:那洪通多行善事义举,开封百姓以大善人相称,包拯所指外,大概如此
庞吉:不错,洪通是大善人,百善堂是在行善事,所以,老夫希望包大人尽可能要顾及百善堂的名声
包拯:太师的意思,包拯明白,今日稍早,公孙先生去百善堂处理例行公务,事后,包拯也觉得不该造成外人错误感观,今后若非必要,一定会尽量避免,不知太师是否能够谅解?
庞吉:既然包大人这么说,反倒让老夫觉得过意不去了,老夫只是代为传达洪大善人的小小心愿,我就不多打扰了,告辞
包拯:恭送太师,太师请
包拯说完,庞吉就离开了,包拯回到书房,公孙策问到
公孙策:是洪通请太师来向大人疏通的?
包拯:他倒是没有刻意回避,庞太师主动表明是受洪通请托
展昭(何家劲):洪通搬出庞太师来,岂不是显得做贼心虚,怕我们去百善堂查他
包拯:也不尽然,或许他真是顾及百善堂的名声,从抄录来的证明上,还不能认定洪通涉案,只有等青姑娘将失踪幼童的父母接来开封,才能够足以比对,当场认亲
龙游天下之前世缘,今生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