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颂文看马嘉祺一直在往碗里夹他之前捞出来的那一盘青菜,他开头提醒道
张颂文:“小马,别光吃青菜啊,吃肉。”
马嘉祺:“哪有肉?没看见。”
盘子里都是青菜来着。
张颂文:“这一锅全是肉,那是青菜。”
张颂文:“我把青菜都捞出来了。”
马嘉祺:“喔!这样子啊!”
张颂文这么一说,马嘉祺才突然反应过来。
难怪呢?他就说这怎么一盘子全是青菜,明明之前的剩菜里有肉啊?
他看了眼同样不知道的文鸯,后者和他一样,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因为两个人坐在有烟囱的一边,离锅比较远,也看不到锅里煮的啥,只能就着面前桌子上这一盘青菜吃。
两个人都以为只有青菜呢。
此刻相视无言,只是想笑。
知道情况后马嘉祺起身去锅里夹肉。
张颂文:“这个你千万别碰这。”
张颂文提醒马嘉祺小心些别碰到烟囱了,别给他烫秃噜皮了。
林家川看马嘉祺那个位置不好夹,就上手帮他夹,旁边张颂文也帮忙夹。
马嘉祺:“你吃吗?碗给我,我给你夹。”
马嘉祺回头问文鸯,接过她的碗,给她也夹了几块。
文鸯:“谢谢~”
过了会儿林家川煮的面条好了,终于是让他等到了,半天什么也没吃,就等着吃这两口面条呢。
马嘉祺:“我也想吃面条。”
本来已经吃好了的马嘉祺听面条好了,又把自己的碗拿起来让林家川给他也夹了一筷子面条。
北方人还是拒绝不了面食。
马嘉祺:“吃吗?”
文鸯:“…我吃一点吧。”
断断续续地吃了半根玉米,半个红薯,一小碗青菜和几块肉,文鸯其实已经觉得差不多了,但这面条看着真挺不错了,倒是又挑起了她的胃口。
浅尝一点就行。
文鸯:“我自己来。”
马嘉祺伸手想又接过文鸯的碗帮她挑,文鸯自己起身往锅那边凑了凑,让林家川给她挑了两根。
总不能一直让他帮自己弄,到时候被人说是大小姐了,天天还得个人伺候着。
张颂文:“河南烩面,河南话怎么说?”
马嘉祺:“河南话,烩(húi)面(miàn)”
林家川:“这在我们老北京儿,这叫锅挑儿~”
又开始了一场方言交流。
首先是张颂文的蹩脚河南话。
张颂文:“大川,你放心,俺这个烩面没问题的。”
林家川:“你弄啥嘞,美得很。”
北京话突变陕西话。
张颂文:“我们各自用家乡话,看大家互相能不能交流下去。”
文鸯:“感觉除了粤语都应该能听懂。”
张颂文:“你们这北京话是最容易听懂的了。”
文鸯和姜珮瑶两个都是北京人,但说奇怪也真奇怪,说巧也真巧,两个人感觉北京味儿都没那么足。
张颂文:“你俩要是说那种特别浓的北京话呢?能说吗?”
姜珮瑶:“我觉得只要能有人带我一下,就行。”
林家川:“那你俩说呗,互相带带呢。”
文鸯:“不行,我不行。”
文鸯:“我其实真不太会那种特别浓的北京话。”
虽然她是北京人,但其实她真没怎么深度接触过那种胡同巷子里的北京话。
比起北京话,重庆话倒是听得多也学得多。
小熊花园:记住此刻的感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