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子驶过十五分钟的路程后,抵达了农贸市场。
如果不是因为昨晚上在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追烟花旅程中三轮车的一个轮子壮烈牺牲,他们就会选择乘坐小三轮了。
下车之前张颂文再次提醒让大家多观察多询问。
文鸯:“天呐,好大的集市。”
文鸯第一次来赶大集,下车就被震撼到了。
诺大的场地,耳畔是摊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眼前是各种各样的蔬果,来来往往的人群,鼻端是混杂的各种味道。
文鸯:“会不会走丢啊在这。”
马嘉祺看了眼文鸯身上鲜亮的玫红色羽绒服,坚定且毫不迟疑的脱口而出
马嘉祺:“你肯定不会。”
在这满眼望去都是黑白灰,稀稀拉拉的有一些其他颜色,但也都比较黯淡的环境下,文鸯的玫红色简直不要太显眼。
文鸯也跟着低头看了眼自己的外套,反应过来马嘉祺话里的意思,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但又不服气马嘉祺总打趣她,也扔了个回旋镖反击回去。
文鸯:“那你走丢了呢?”
马嘉祺:“不会,我跟着你就行了。”
这种小技俩马嘉祺歪个头就躲过去了,于是文鸯自己扔出去的回旋镖最终打中了自己。
好吧好吧,算他脑子快。
想到大家还都空着肚子,进集市的第一件事,便是先找一个吃饭的摊。
于是先来到了板面摊,点了六份小碗板面。
等餐的功夫,文鸯跟马嘉祺还是跟昨天拜访马婶家一样,左右护法似的站在张颂文跟前和老板交流。
张颂文:“老板哪人?”
“河南人。”
三个字引起三个“哎哟”。
文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文鸯用平时从马嘉祺那学来的蹩脚的河南话说。
张颂文回头看向同为河南人的马嘉祺,一把给他推到前面。
马嘉祺:“河南哪的?”
这场交谈于是就此定为两个河南老乡之间的谈话。
马嘉祺一个接一个的问,又是用河南话,又是问板面的做法。
文鸯就站在旁边听。
饭做好出摊,几个人围着小方桌坐了一圈。
马嘉祺:“你不是要华丽蜕变吗?刚也不说话。”
马嘉祺取了筷子递给文鸯,又打趣道。
文鸯接过筷子拌着碗里的面,理不直气也壮地回道
文鸯:“那不是碰上你的老乡了嘛。”
文鸯:“你的主场嘛。”
文鸯:“这面真香。”
很突然很直白又很生硬的转移话题。
马嘉祺无奈的笑了笑,也确实。
张颂文吃着面,又看到旁边桌上的一对大人和小孩。
张颂文:“那是您闺女是吗?”
“不是,这是我孙女。”
此话一出,惊呆一桌人。
文鸯:“妈呀,很年轻啊看着。”
张颂文:“完全看不出来。”
张颂文:“您有三十五了?”
“三十五?我都五十六了。”
大姐也是被张颂文这话逗到了。
“三十五能抱孙女啊!”
说了两句,大姐又热情地和他们合了影。
文鸯:“小孩好可爱,想抱抱。”
小家伙大概一两岁的样子,小小一个,肉嘟嘟的小圆脸,胖乎乎的小手小脚。
文鸯对小孩子简直没有抵抗力。
“那给姐姐抱抱来。”
大姐听到文鸯的话,就把孩子抱到文鸯跟前。
小熊花园:记住此刻的感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