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西羌传 然而,美丽的东西往往最容易受伤,“羌”的异体字“姜”命运更惨。《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是说“姜”、“羌”本是一字,当姓氏时称之“姜”,为族名时称之“羌”。 还可以这样说,“姜”是女羌,“羌”是男羌,在母系氏族时代女姜比男羌地位更高。但是文字改革之后,“姜”的意义不再代表女羌,只代表人的姓氏“姜”姓。 “若羌”顾名思义是羌族人居住的地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秦汉时期,这里的主要居民为罗布人,羌族人被赶到了南部山区的古婼羌国。
无题:部落发展 从隋唐开始,若羌境内的羌族人神秘消失,回鹘逐渐成为若羌的主要民族,罗布人和吐蕃人、突厥人等逐渐被回鹘人所融合。 元明以后又有回、藏等民族迁入,如今的若羌县截止2005年底统计,汉族人占59.47%,维吾尔族人占36.89%,还有回、蒙、满、东乡等民族,就是找不到羌族人的影子。若羌无羌,如“姜”的命运一样徒有虚名。 若羌的羌族人悄然失踪,他们到哪里去了?没有人能够明确回答。通过DNA研究,今天的汉族、藏族、羌族、苗族均和羌族人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 羌族不断地被其他民族同化融合,结果人口急剧下降,到今天全国30多万羌族人大部分集中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 羌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婼羌部落更是雪上加霜。“婼”字似乎预示出这个部落的结局:《现代汉语词典》中“婼”有两个读音,一个是ruò,一个读chuò,意为“不顺”。 女字旁的“婼”给婼羌部落带来了厄运,汉字有个一般规律:音同意通,相同读音的字一般来说意义总有一部分是接近甚至是相同的。 “婼”与“弱”音同意近,“婼”的本质就是软弱。“婼”是一个柔弱的首领,最终莫名其妙地将她的部落带没有了。
小说法宝不限章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