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乍一看,好像很合理。 若非有如来做靠山,三个犀牛精怎么敢在灵山脚下假扮佛祖,威逼百姓缴纳香油? 若非有如来默许,三个犀牛精怎么可能在金平府收取保护费,一干就是一千来年? 若犀牛精的后台是如来佛,那既可以解释金平府千余年香油的去向,也可以解释灵山庞大香油的货源。 但是,我们所有的推测都要立足于文本。在《西游记》原著中,从犀牛精卷走香油,到猪八戒从洞中搜出种种财物,中间没有任何佛派的人马出场、离开。既然没有佛派的人马出现、离开,那怎能说是佛派,是如来,劫走了香油? 还有,作为西方佛老,天庭在人间的五大管理者之一,如来有必要在自己的地盘下,派个犀牛精,假扮佛祖吗? 没有必要啊! 首先,三位佛祖和金平府签订的乃是平等协定。 每年,金平府进贡一千五百斤香油,三位佛祖就保护金平府一年风调雨顺。这买卖金平府吃亏吗?不吃亏啊! 书中说得明白,这一千五百斤香油,价值几万两银子,但是,并不是摊牌给全府所有百姓,而是有其中一个县的二百四十户香油大户分摊。一人负责一年。那么,香油大户是不是就压力很大呢?绝对不会! 我的经济学学得很差,但是,我明白物品的市场需求决其价值。正因为每年酥和香油是进贡给神通广大的佛祖,并且需求量比较大,酥和香油的价钱才会飙升到普通百姓难以想象的高度。正因为香油的价钱高,那二百四十户香油大户的生活才能过得比较舒坦。可以想象,孙悟空抓住犀牛精后,宣布从此不用进贡酥和香油了,最开始,香油大户可能会高兴,但不用一二年,他们就会发现,酥和香油的价格一落千丈。他们的香油,会从人人追捧,变成白菜价。最终,许多香油大户会破产! 没有人收香油了,自然就没有人负责保护风调雨顺了。万一像凤仙郡来个干旱三年,老百姓就得饿死大半! 何况,无论是陪同唐僧的慈云寺和尚,还是金平府的寻常百姓,对那取灯油的三位佛爷都非常尊敬,人人望风跪拜,并没有人觉得佛爷的保护费收多了,收重了。 既然如此,如来何必要让人假扮佛祖?他麾下四十多个佛,随便派几个真佛去收灯油,不就没有那么多事了? 其次,如来佛对唐僧取经团队的行踪,了解的一清二楚。 唐僧取经中遭遇的绝大多数劫难,都是如来、观音事先安排好了的。为了保证一切都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施行,如来和观音特别派遣六丁六甲和十八位护驾伽蓝保护唐僧。这三十位佛派护法神与天庭的四值功曹、五方揭谛一起,轮班守卫唐僧。佛派的三十位仙人并非一直都跟着唐僧,他们内部也有分工协作。比如这拨保护唐僧,那拨就前往灵山和普陀山向如来、观音汇报最新情况。 这是观音、文殊、寿星等高层仙人总能够孙悟空挥棒打妖怪的关键时刻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若犀牛精是如来的人,如来就应该派人通知犀牛精,今年暂且别收取香油,改派真佛去收取。如此,如来的利益才能不受损害。 可是,原著中的犀牛精明显没有接到任何线报,他们不但不知道唐僧最近要到金平府,并且连唐僧都不认识。原文说: 那老妖听说,个个心惊道:“才拿了这厮,还不曾问他个姓名来历。小的们,且把衣服与他穿了,带过来审他一审,端是何人,何自而来也。” 三个犀牛精抓唐僧纯粹是个意外,是唐僧主动上前拜佛,犀牛精在收取灯油时,顺手把唐僧捎带。一到洞府,犀牛精就吩咐小妖,把唐僧的衣服扒光,扔到池子里洗干净——他并不知道抓来的和尚就是唐僧。一直等到孙悟空打上门来,犀牛精才开始审问唐僧,明白唐僧的身份。 因此说,犀牛精绝非如来的人。那么,真正偷香油的贼究竟是谁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小说法宝不限章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