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六、苏波喀约麦把哇 [注解]请赐我不违背空性,就是说,纵在大乐中仍能配合空性。米拉日巴尊者对金刚爱之秘密教授强调:“大乐生起时要享受空性,空性生起时要享受大乐!”此处虽然我们只谈到观想,我们在观想由空性缘起之事物时,应保持空性,并且在想到空性时,保持观想。至于空悲不二,我得更加仔细解释,因为它的极端重要性影响所有过去诸佛之证果,并为所有古德所强调者。 凡夫之圆觉乃为罪所障。事实上每一个人违背空性时多多少少有罪。罪因即是不能保持空性而放弃之;犯下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明烦恼而造损人之恶业。了知违背空性之危险,一个人就永不会造罪。当一个人住于空性时,彼即无自我,又何必要去造罪?当一个人的自我消失时亦无有他人,更有何人可被损害?此亦为大悲之根源。由众生共有之空性本体而在个人心中唤醒同体大悲。谁会以己手自伤其腿?此亦为无缘大悲之根源。这不是像一个丈夫只爱其妻。当所有众生同体则不需其他特殊条件。一个人不会说:“我眼属我,但我鼻则属于他人。”因这我们皆是同一体之各部分,我们应爱护它。空性与十法界是同一体,而十法界是一个比宇宙或世界更广大之名词。 有云:修空圆满时得证大悲,修悲圆满时可证空性,空性之中“无我”、“利他”即是大悲,二者有相同之特性,有如一张纸的两面,当一个人能够无我,也必能利他。前者是空性而后者是大悲,二者是统一的。 七、阿努惹埵麦把哇 [注解]愿我不失乐之本体。此乐之本体即空性;乐本身是一种空性缘起。第六句所说,一个人不应违背空性,是指空性之本体,而此第七句则是关于空性的缘起。如米拉日巴尊者所教授者,此二者必须圆融为一。一般而言,每一缘起均应与空性配合。 八 、洒哇司底、麦札雅叉 [注解]请赐我圆满成就。这是综合所有救度事业而言,除证空性之外,所有其他均直接或间接与大悲有关。整个修持与每一众生有关且为彼等回向。我为众生而礼拜;我为众生而供养;我为众生而念诵;我为众生而忏悔;我为众生而赞佛或本尊;当所有各节已修毕,应净此功德完全回向所有众生。如此大悲可经由这些而达到。
小说法宝不限章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