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普庵咒》题解 《伯牙心法》:按斯曲即普庵禅师之咒语,后人以律调拟之也。盖缘梵有二合、三合、四合之音,亦有其字。华书惟琴谱有之。故七音韵鉴,出自西域,应琴七弦,斯之所由出也。昔作僧梵于给园,今付徽音于百衲;瞿云氏所误用调狂象、制毒龙者,兹可以舞鹤而驯雉矣。虽儒释固自异源,而音韵微有真契,聊寄一时之笑傲云耳。知音者其辩之。 《理性元雅》:与前谱略同。 《乐仙琴谱》:按斯曲,乃普庵师咒语,其音商,次於宫,於五行为金,而位乎西,盖梵有二合、三合、四合之韵,其声肃而清,昔作僧梵于给园,取其昭格神人,荡涤邪秽,俾识之为同调者,云云。 《蕉庵琴谱》:与《杨抡伯牙心法》略同。 《天闻阁琴谱》:(作普安咒)此操亦方外高人所作。他谱无传,系钱塘曹稚云先生手授。其音韵畅达,节奏自然。清夜弹之,逼真暮鼓晨钟,贝经梵语;如游业林,如宿禅院。令人身心俱静,可谓平调中第一操也。 《枯木禅琴谱》:即释谈章也。后人为分为二曲,本梵呗之歌,谱入琴操。其音节溜亮有驯狂象、制毒龙之意。 《醒心琴谱》:南宋普庵禅师所作。佛教咒语也,有荡涤邪秽,安心怀护之妙。原曲为梵呗之歌,后谱入琴曲。其音节清静平和,自然安稳,为静虑涤心之妙曲。 《琴心直指》:与《醒心琴谱》同。 《普庵咒》后记 《松风阁琴谱》:石耕夫子释谈真谱,余昔曾辩之矣。庚申客邗江时,鼓此曲,一见之江安候,与竹隐在远二僧;再见之於中州尹芝仙,通州徐周城丈,吴门夏于涧,张鹤民,此数人者,皆昔日曾闻夫子之释谈者也。故能辩其真伪,今而后庶几知有石耕夫子乎。 《琴瑟谱》:(作仙曲)是曲二十一段,石翁于西山,三载叶音方成,一弦至七弦一徽至外徽,兼之分数音,若连衣不断,非庄蝶庵所窃可比哉。秀水朱锡题。 《治心斋琴学练要》:无触之风,却是何声,莫当普庵咒妙音。见本来旧谱,殊觉重沓,一经蝶庵改较,庶可献释迦如来也。
小说法宝不限章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