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秦京生,得知八哥夫妻二人会在杭州定居,祝英台也就毫不客气的要人去查陶渊明的下落。
别说,还真快,当日就有人说,五柳先生没找到,但是杭州的确来了个卖茶的陶老头。
再一听这姓陶的老头平日里所作所为,祝英台就明白了,次日一早就找去了那片桃花林。
然后……陶渊明被绑上山了!
亏得是在黄昏以后到的书院,压根儿没人看见祝英台绑人去找山长一家,否则陶渊明这老脸还真没地儿搁!
不过,祝英台还是被罚了。
目无尊长,被罚抄书。
抄就抄呗,当练字了。
祝英台没当回儿事,反正陶渊明是成功入了书院,当了先生,就是朝廷来的考评官王大人都对陶先生忌惮一二。
话说回来,这考评官大人的确公正不阿,有他在书院这段时日,书院的风气那是为之一肃,谁也不敢闹出什么事来。
如此,书院也算顺利度过这考评期,顺利送走了王大人。
巧了,王大人是极力不赞同女子出入学堂的,也就是这王大人刚走,谢先生就回了书院。
彼时,谢道韫已为人妇,嫁了王凝之为妻。
婚后不足一月便回书院任教,可见谢道韫背后做出了多少努力。
祝英台很是高兴,与王兰姐妹俩一道恭贺:“先生真乃女中豪杰,当为女子典范。”
谢道韫失笑,“既如此,看来本教席日后更要时时自省,未免担不起这声典范了。”
谢道韫出嫁,从谢家带了自己的亲兵过去。不仅如此,王凝之这个会稽内史,手下一众势力也在慢慢被谢道韫接手。
对此,王凝之略有微词,也只是略有了,反正他辨不过谢道韫,能力亦比不过谢道韫。
若是当真有的选,谢道韫自然是不想嫁他的。王凝之其他兄弟都是大才,也不知为何偏偏一个王凝之,除了书法、诗才,竟是样样不尽人意……如此便也罢了,但此人竟还沉迷鬼神之说,拜佛求神倒是虔诚无比,叫谢道韫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她接手会稽的势力,实在是顺理成章。
不过,治理会稽耗费时间颇多,所以这次回来尼山书院只是任教最后两堂课,谢道韫便正式向山长请辞。
谢先生离开那日,不同于她来时迎接不诚,此次相送,学子们是真心实意。毕竟,谁会不服一个品状排名客观公正的夫子呢?
尤其对比陈夫子!
这么一比,发现陶先生也是公正之人后,即便是对先生别具一格的教学之法不理解,学子们也真心服了这位五柳先生。
总归书院又是稀松平常,学子们只管读书,以期日后前程。
只是可惜啊……
书院就读本该三年,可如今本届学子不过才读了半年的书,天下便乱了。
杭州一带突然出现了许多的土匪,喊打喊杀,已有一些士族之家被抢劫一空,人也命丧黄泉。
消息一传回书院,山长王世玉当机立决,遣散书院诸人,还迅速带着师母和两个女儿回乡避难。
学子们各自回了家,唯有梁山伯和马文才二人在归家之前接到了朝廷调令,梁山伯任鄮县县令,前去治水,马文才任杭州尚书曹郎,统领兵马平匪寇之乱。
荀巨伯跟也着梁山伯一道下了山,准备回梁家接了梁母便赶去鄮县,他们身后还跟着个想寻求庇护的陈子俊。
至于祝英台……她准备回家。
八哥已经给她捎了信,在山下等她。
只是离开之前,马文才找过她。
“我如果去祝家庄提亲,你会答应吗?”
说实话,祝英台怎么都没想过他会说这些,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不会。”
“为什么?”
综影视之你是人间皆理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