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贵妃低头称是,接着道:“太子还说,皇后姐姐归天,皇上必定要另立新后。臣妾膝下无子,若无皇子奉养,那后位归不到臣妾头上。还说德妃受外族累罪,但郑家已受到皇上惩处,多年后在衮州大行仁政,百姓称道。此番入宫,郑家更是毕恭毕敬没有半点怨言。皇上仁慈,定会不计前嫌,那后位十有八九要封给”
她一时语塞,没有将接下来的话说出口。
这次祭祀,衮州郑家是出人意料的做了哑巴。将他阻拦在门外,郑成听之任之。入宫后将他们安置在靠近茅厕的偏殿,郑成也没有半句怨言,给他清水馒头也一日三餐照用。
那样子像极了惊弓之鸟,不敢多有半点其他意思。
当年郑家子侄滥用私权,危害一方百姓。事情显露时并无真正的确凿证据,要不是郑成大义灭亲,郑家子侄定会逃脱甚多,不会让他整肃地方,立下那么大的君威。
皇上沉默不语,他对郑家的气确是已消了大半。德妃在诞下宁崇后便将他交给外妃抚养,移居到离皇殿最远的一处长秋宫,明着就是告诉所有人,她无半点功利之心。
宁崇文武双修,才能过人,身掌两部是多年来毫无错处。安贵妃无子,不当立。那有资格立为后的就是德妃,她多年安分无过,皇子又精明强干,外戚在一方民声已渐渐好转,实在是挑不出半点刺来。
“太子当真跟你说了这些?”皇上嗓音已是冷了。
安贵妃蹙眉点头:“在皇上面前,臣妾岂敢胡说。那时太子夜入臣妾寝殿,险些将臣妾吓得三魂七魄都没了。这些日子臣妾一直不说,一来是知皇上公务繁多,不想多加皇上烦忧。二来是太子所言甚是让人心惊,臣妾也不敢多说。只是今日皇上问了,臣妾便斗胆陈言一二。”
皇上冷眸如霜,铁面已是僵如寒石。
六宫不可无主,皇后自是要新立。这自古为后者,不必出身显贵,但必须世家清白。德行为第一,才情为第二,样貌跟家世反是落在第三。郑家染上贪污弊案,德妃算不上世家清白,当年还是靠着皇妃外戚身份,那些子侄才能从轻发落。
时过境迁,衮州郑家的名声已渐渐被百姓称道。宁崇身为郑家外甥为百姓谋福祉,这么多年也是为郑家赢了名声,如果封德妃为后也无可厚非。太子将此利弊说出,无非就是想告诉安贵妃,即将有人要踩到她头上了。
安贵妃瞟着皇上的神色,该给的暗示都已给出,皇上该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她所说的太子那番话,明着是在分析后宫利弊,实则是在为自己打着算盘。亲娘总归是比继母亲,宁逸是皇后继子,他是亲子,太子比谁都清楚这其中分别。与其要一个他人生母做继母,倒不如选个无子的贵妃。
“这母后头七未过,他倒怕别人鸠占鹊巢,真是个好孝子!”皇上忍着一口气,目中已是冒出了火。
重生后我不想做王妃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