侥幸活下来的货工再也不敢讨要工钱,还因欠了工期,得卖命干活。宁逸招人来问,但谁也不敢提当日的事,鼻青脸肿却说是被货物砸的,自己摔的,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
年少气盛的他一怒之下便冲到吏部去找了方有德,而他也正在府中跟那督官饮茶听曲,满面的笑意。对十四岁的他是毫不放在眼里,当面便告诉他,那些货工不会再敢说半个字,没有人证,他无从立案。
“货工乃鄙贱之人,不识时务的已做了那水中亡魂。王爷为民着想乃百姓福祉,但如今民不生怨,王爷也不必过于忧心了。”方有德张狂大笑,肆意羞辱着那刚被贬到民间的落魄皇子。
宁逸这刚接手的第一个案子便是被冷眼相待,活生生吞下了这羞辱。现在想想,他当年真是冲动的很,根本斗不过这个老狐狸,可眼下这个狐狸还是落入圈套了。
方有德冷笑拾起那碎片,反倒是坦然了:“若当年王爷有今日之能,微臣早已成阶下囚,苟活了十年倒还是赚了。”他捻了捻手中的碎片,闭目不语。
一阵脚步声传来,大理寺狱卒来唤人。大理寺的探监时长又限,审讯不得过长,就是大理寺的人也是如此。
宁逸瞟了一眼已颓然如死灰的方有德,起身拂袖而去。就在他走出转角一刻,他听见摔碗破裂的声音。闻声,他目光一凌,步伐是越加的稳健迅猛。
东宫之中,太监匆匆忙忙而来,扰乱了正搂着美人得趣的太子。附耳说了几句之后,太子神色冷硬,目中尽是寒霜。
吏部尚书方有德,于大理寺牢中吞残片自尽,太医赶到时已是气绝。大理寺论定畏罪自杀,将尸身收敛后送还尚书府,以贪污罪抄家充公,方府一门尽数离京回乡。
夜间,李常快马加鞭来到京都,临危受命是接任了这吏部尚书一职。圣旨三月为期,若他能履行职务,则加封正职。按理说,这新官上任,旧部定是不服。
李常若想坐稳这尚书位置,定要讨好这下部的人,而那些人又是方有德提拔上来的,对李常这鹊巢鸠占的人是满腔怒火。若不拿出十足的诚意,他在吏部是寸步难行。
朝臣正等着看李常会如何谄媚下部,但等来的结果是大跌眼镜。李常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示好,还将向刑部上书举报吏部诸官以权谋私,中饱私囊。
“上梁不正下梁外,首官污浊如此,所统之下有何清白之士。李常受命天子,自当灭除腐臣,为朝廷新提良臣!”李常一派慷慨陈词是激得百姓拍手叫好,顿时赢取了一片民心。
刑部乃是宁逸所主,他这一请就是正中下怀。在方有德手下钻空子使坏的官吏,他们的丑事一桩又一桩的被揭出来。其中就有五年前东城码头的祸事,那督官也被拉下马来,成了阶下囚。
重生后我不想做王妃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