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常识
超小超大

古代信件 (5-4)

简:本指战国至魏晋时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板。竹片叫简,木板叫札或牍,统称为简。这些都用作书信的称呼,后来书写材料虽有变化,而这些称呼却沿用下来,如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辱致来简,受赐无量。”此外还有“信简”、“书简”、“简书”、“简牍”、“简札”、“简贴”、“手简”、“手毕”、“书牍”、“竿牍”、“函牍”、“信札”、“函札”、“书札”、“柬帖”、“函柬”等,也都是书信的称呼。

信简:柯岩《奇异的书简》:“因此我就养成了这种爱好:读信。读自己以及社会允许我读的一切信简。”

简书、书简:此二者泛指文书、信札。如萧乾的《未带地图的女人》:“有从延安或从敌后寄来的文章,也有报告行踪的作家书简。

简牍:如鲁迅《致李秉中》信:“来信令我作书再催并介绍,今写则写矣,附上,但即令见面,恐其不得要领,仍又与未见无异,况我不善简牍,不能做宛转动听之言哉!”

简帖:苏轼《与**明书》:“适在院中得王郎简帖如此,今封呈,切告辍忙一往。”

手筒、手毕: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予淳熙末还朝,则朝士乃以小纸高四五寸,阔尺余相往来,谓之手简。”手简也叫手毕,如《尔雅·释器》云:“简,谓之毕。”明代方以智所著《通雅》说:“宋子京以手简为手毕。”后来泛称书信为手简或手毕。如鲁迅《致许寿裳》书写道:“得三月二日手毕,发读忻尉。”“忻”意思同“欣”,“尉”是“慰”的古字。

书牍:如《梁书·范云传》:“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椟盈案,宾客满门,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

竿牍:竿指竹简。宋代朱彧《萍州可谈》:“阳翟田望,勤于竿牍,„„日发数十函不倦。”(阳翟,地名。田望,人名)

函牍:如鲁迅《致李秉中》信说:“致于款项,倘其借之他人,则函牍往反,而且往反再三,而终于不得要领,必与卖稿无异。”

书札:如《三国志·蜀志·谯周传》:“精研六经,尤善书札。”

信札:茅盾《三人行》中说:“他走到书桌边,打开一个小巧的木匣子,中间满贮着信札。”

函札:如朱自清《白采》中写道:“但平伯因转信的关系,却和他常通函札。”

八、柬

柬:“柬”通“简”,是信札、名帖的统称。如书柬、请柬等。如元杂剧《百花集》:“昨日央王小二将着一柬寄与王郎。”

柬帖:泛指信札、帖子等。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一个后生像个远方来的走到面前,对着陆氏叩了一个头,口称道:'郑官人有书拜上娘子’,递过一封柬帖来。”

函束:即信件。如孙中山《答谢武汉各团体布告》中说:“尚有函柬相邀,而以时间迫促,末获一一领教者,有负众望,实在歉甚,尚希鉴谅为盼。”

九、翰素笺缄

翰:本指山鸡或鸟羽,因古人用羽毛为笔,所以代称毛笔,进而引申为笔写的书面文字,亦多指书信。

如宋代人叶适《赠徐灵渊》诗:“今日观来翰,如亲见古人。”

用翰字组成的书信别称还有:

书翰:书翰泛指文墨书札,后多用来指书信。

札翰:《魏书·夏侯道迁传》:“道迁虽学不渊洽,而历览书史,闲习尺牍,札翰往还,甚有意理。”渊洽指广博。

古代小说常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昭宸 连载中
昭宸
北袅顾念
我陆昭昭只想要那个后位
1.3万字3个月前
我的 连载中
我的
七寻_834162537
堂堂21世纪特工少女,竟因为一次意外而穿越到古代,你说穿越就穿越,为啥我穿越到一个傻子身上?[第一次写,不喜勿喷]
0.7万字4个月前
杜你盛世桃李(弃更) 连载中
杜你盛世桃李(弃更)
发疯君本君
简介正在更新
0.7万字4个月前
乱世美人罪 连载中
乱世美人罪
即墨姝黛
〖已完结〗*版本一*无法决定自己的身世,就更决定不了自己的人生。“我们和离吧,我对你没有感情。”“不管你对我有没有感情,既然以和亲公主嫁给我......
30.8万字3个月前
扬抑三千 连载中
扬抑三千
ALIVE阿离
扬抑三千
4.5万字3个月前
忘尘旧梦 连载中
忘尘旧梦
徐徐微风小姐姐
忘川之战,浮生旧梦,渐渐清晰。记忆中那一身火红,张扬又柔情的女子;那一身素白,却掌握重权的九五之尊。记忆中却又有那一剑绝情,斩断了他们的爱恨......
8.1万字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