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日常用语:尊驾、高堂、拜读、先父、雅兴
1、尊驾
【解释】对对方的敬称,因不敢直称其人,故指其车乘而言。后泛用于一般人。
【出处】《晋书·王鉴传》:“愚谓尊驾宜亲幸江州 ,然后方召之臣,其力可得而宣。此谓琅邪王司马睿,时尚未即皇帝位,故得以常礼尊称之。“
【例句】恭候尊驾光临。
2、高堂
【解释】在古代的家庭里,父母的居室一般被称为堂屋,是处于一家正中的位置,而堂屋的地面和屋顶相对比其它房间要高一些,所以古代的子辈为尊重父母,在外人面前不直说父母而叫“高堂”。故用高堂指父母居处,或代称父母。
【出处】《后汉书·马融传》:“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例句】我愿意尽心侍奉高堂。
3、拜读
【解释】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
【出处】《老残游记》第十二回:“儜也该做首诗,我们拜读拜读。”
【例句】你的新书我已拜读了。
4、先父
【解释】多用于称呼自己的过世的父亲。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出处】《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追述先父之志,録遗老之策。”
【例句】我认为按照先父的愿望去做是我重大的职责。
5、雅兴
【解释】高尚而不粗俗的兴趣。
【出处】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寻 五柳 之先生,琴尊雅兴;谒孤松之君子,鸾凤腾翩。”
【例句】女人应该是一幅淡雅的画,安静中有灵气,素淡中有雅兴。
6、阁下
【解释】对人的尊称、敬辞、称对方,多用于书信中。
【出处】《汉书·高帝纪下》:“大王陛下”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若今称殿下、阁下、侍者、执事,皆此类也。”
【例句】尊敬的总理阁下,欢迎您来中国访问。
一、口头称谓语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但古人对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例如: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微”的说法来称呼。例如自称“臣、仆、在下、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例如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古代小说常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