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理解
超小超大

1 (2-1)

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自然景物可以触发人的画意。

宋代《叙画》

2.

云掠石崖啼鸟树,雨添山涧落花泉。

云掠过石崖边上的树梢,树上啼鸟声声。雨滴在山涧里的泉水中,泉水落花片片。诗句写山中云雨的迷人景观。作者善于描写动景,即使静景,在作者笔下也富有生气。“石崖”、“树”虽是静景,但有白云掠过,兼之以啼鸟声声,画面顿然生色。“山涧”虽是静景,但有了清泉叮咚作响,小雨点点滴滴,落花翩翩跹跹,也使画面百姿千态。两句诗中,云之白,树之绿,花之红,相互映衬,色彩鲜艳。总之,作者浓墨重涂,整个画面有声有色,笔意十分活泼。

杨万里《晨炊白升山》

3.

临流自多美,况此还故乡。

落照中山水已多奇幻,人还故乡,更觉美不胜收。

刘孝绰《太子濮落日望水诗》

4.

白鸥飞处极浦,黄犊归时夕阳。

白色的鸥鸟在远远的水边盘旋,黄色的牛犊在夕阳的映照中归来。的是一幅水滨黄昏图。诗人选取了两个典型的景物加以描写,并将上一句的白淼与下一句的昏黄进行对比,造成了两种格调的相互映衬,如同电影的特写镜头,留给人印象极深。句式也很奇特,先点出“白鸥”、“黄犊”的形象,再点出“极浦”、“夕阳”的背景,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

杨万里《农家六言》

5.

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

池塘边的小路上洒满了片片落花,从前的满树绿荫变得深深浅浅驳杂相间。诗句描写春尽夏初时节的景象。小径上残花点点,枝头上绿叶片片,那绿意仿佛被时间的潮水滋润得由淡渐浓,由黄绿转为深碧。诗人用笔细腻,画面犹如一帧特写,色彩、形象都是那么真切,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却是无痕可寻的,只留下余韵袅袅,任人回味。

谢灵运《读书斋诗》

6.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春天来了,湖上的景象如图画一样美丽。周围群峰围绕,湖水平展如镜。前句概括地写湖景“似画图”,让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描绘它的色彩斑斓或素淡恬静,要多美有多美。后一句则写出山水相映的实景,重在一个“乱”字,点出湖的周围,山峦林立,大小、远近、高低各具情态,曲尽其妙。诗句随手拈来,自然贴切,把西湖的美景描绘得美丽迷人,动人心魄,让人流连忘返。

白居易《春题湖上》

7.

远山如画月将上,野店初灯人欲稀。

黄昏时分,远处的群山浸没在暮霭中,美丽如画。一轮明月慢慢升起。僻静的客店刚刚掌灯,路上行人逐渐稀少了。诗句描写黄昏时站在大观寺远望所见到景色。诗中画面的布局很别致,前一句写远景,象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有一种悠远、空灵之气。后一句写近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谭嗣同《安庆大观寺》

8.

苔轻变水色,霞浓掩日轮。

成片生长的浅淡的绿苔改变了池水原先深碧的颜色,浓重的晚霞遮掩了夕阳炫目的光轮。诗句写的是诗人在日落时刻近视远望所见的情景。虽然两句均为因果句,却一淡一浓,各有情趣。近处浅苔白水,远处浓霞彩晖,色泽艳丽,两相映衬,使画面更具有纵深感和层次感。

鲍泉《落日看还诗》

古诗文理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凝雨亦愿 连载中
凝雨亦愿
用户7933382319
一名还在上学的中学生,天秤座,喜欢写小说
0.3万字4个月前
锦绣山河一世安 连载中
锦绣山河一世安
墨染长安
禹国五皇子顾逸尘自十岁那年起便心系将军府千金安倾城。将军府变故,朝堂纷争,明争暗斗,刀枪剑影,且看顾逸尘如何与安倾城携手守护锦绣山河。【求金......
10.1万字4个月前
相思戏 连载中
相思戏
宁翊
埋藏于历史长河里的故事,一段段绝唱不传于世。
4.3万字4个月前
娘道:四小姐的悠闲生活 连载中
娘道:四小姐的悠闲生活
hmmmmmm
隆故思,隆家四小姐,性格活泼,聪颖,做事情容易一意孤行。有点特殊技能……果敢刚毅,像一个男孩子一样保护瑛娘一家人当四小姐遇上这些事,会发生不......
0.4万字3个月前
江山负我:素手翻云 连载中
江山负我:素手翻云
一叶沈江雪
一朝重生,步步为营。
11.1万字3个月前
祺轩:阿宋不会忘了你的 连载中
祺轩:阿宋不会忘了你的
雙魚小軒
1.0万字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