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香蜜时,丹朱是润儿和凤凰的叔父,原型是只狐狸,身份是月老,热衷给人牵红线。
而在上古传说中,丹朱是尧的长子,母亲是散宜氏的女子,世人称其为女皇。
据有限的史料记载,丹朱性情傲慢暴虐,还喜欢四处游荡不务正业,平时稍有不如意就大发脾气,虐待臣下。做他的属下真的是比《覆流年》里庆王的正妃还惨。
彼时天下洪水肆虐,百姓苦不堪言,而丹朱却毫无同情之心,对百姓的苦难视若无睹不说还觉得坐船出游很是畅快,经常架着舟船玩的不亦乐乎。
后来大禹子承父业,为治理黄河水患奔走兢兢业业,天下水患稍止,陆地水位下降,许多地方的低洼地区终于不再受水患侵扰,可这却急坏了丹朱,因为这孩子走哪都要坐船,当某地的水位不足以支撑舟船行驶时,这任性的娃就毫不犹豫地命令他人帮他推着拉着舟船前行,这也是成语“陆地行舟”的由来。
当然丹朱也不是一直都在外游荡,他也有不出去的时候,可这孩子在家里更闹腾,领着一帮狐朋狗友关起门来胡闹那是常有的事,丹朱的任意妄为让他的弟弟们很是不满,经常为此闹得不可开交。
老父亲尧为此感到头疼,思来想去搞出了咱们后世之人痴迷不已的围棋,将其送给丹朱,想要以此磨练丹朱的性情,让他戒骄戒躁,不要再四处瞎跑胡闹。
可是丹朱虽然胡闹但是耐不住人家脑瓜子聪明啊!拿到围棋没几天就给整明白了,丹朱又是个喜新厌旧的,围棋自然也就失去了一开始对这孩子的吸引力。于是无聊的丹朱又开始四处给他老爹整幺蛾子去了。
嘿!给尧气得,偏又拿这孩子没办法,只得由着他去。
后来,尧准备将首领的位子禅让给舜,但又怕长子丹朱不服,于是先下旨将丹朱贬去了南边的丹水,还派了后稷看着他。
而当时的“有苗部”和“三苗部”都和丹朱母足或妻足沾亲带故,他们对于尧把位子传给舜的旨意很是不满,丹朱的到来更是让这种不满和野心沸腾到了顶点,于是三方一合计,干脆反了尧,入主中原瓜分天下取而代之。
但是之子莫若父啊!丹朱是个什么性子尧再清楚不过了,他一开始就防着这个儿子呢。因此当接到三苗作乱、丹朱反叛的消息后,尧不慌不忙地颁发军命,并决定亲自出征,平息战事。
丹朱没想到老父亲这么防着自己,以至于平叛的大军来的如此迅猛,只得匆忙整军迎战。
父子双方在丹水展开了殊死搏斗,打的那叫一个惨烈,血尸漂橹不外如是。
结果不出尧所料,丹朱惨败,三苗首领当场被杀,丹朱却无所踪。
有人说他战死了,有人说他兵败自杀了,也有人说他败兵溃逃了。不过我认为最后一个不太可能,丹朱的骄傲根本不会容许他有这样的懦弱行径。
战乱平息后,群龙无首且又失去土地和家园的三苗族不得不背井离乡随着丹朱留下来的溃军举族逃向当时只有海鸟拉屎的南海并在那里建立了后来的“三苗国”
而丹朱的子孙也在这附近建立了”头国“也叫”朱国“,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丹朱,毕竟头与朱都是丹朱的音转。
抛开丹朱的本性不谈,老父亲不把位子传给自己这个长子(而且还是正室夫人所生,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啊这是)不说,还为了防止自己争位,无故将自己贬黜到偏远苍凉贫瘠的丹水,又不是圣人,换谁心里能没点想法?
因此丹朱的反情有可原,他的死也多少有些委屈,因此古人对他也多有同情,这在可查的史料中多有记载,如《山海经》中记载了多处古帝的台观墓所,在这些墓所中凡是涉及丹朱的地方,都称“帝丹朱”,足见对其尊崇。《南次二经》中记载了一种鸟“其状如而人手,其名曰,见则其县多放士。”据说这种鸟就是丹朱死后灵魂所化,它出现在哪里,哪里的有为之士就将被放逐。那我估计苏东坡没少和这鸟擦肩而过。
综:穿梭千年的爱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