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3
超小超大

1-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 (7-1)

《梁惠王上》共七章。

第一章开宗明义,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我们都知道,“孔子讲‘仁’,孟子则经常‘仁义’并言”。如同“仁”是《论语》和孔子的思想核心一样,在双音节词已经勃兴的《孟子》一书中,“仁义”便是孟子其人和其书的思想核心了。

第二章讲君主应与民同乐。反之,如统治者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人民痛苦的基础上,人民拼了命也要反抗,君主也就乐不成了。

第三章是回应梁惠王说自己如何尽心尽意为国为民操劳的。孟子指出他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关键是要不夺民时去发动兼并战争,要让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孟子还教导惠王丰年要多收购粮食,灾荒年要开仓赈济。能做到这些,才是“王道之始”。

第四章先展示出一幅可怖的场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然后批判说:“此率兽而食人也!”统治者若如此,“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第五章面对梁惠王念念不忘报仇雪恨,仍教导他要行仁政,与民休息。

第六章教导梁襄王不要“嗜杀人”。

第七章更循循善诱,通过齐宣王的“以羊易牛”,指出这就是“仁术”;然后话锋一转:“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因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结论的得出,也就如同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以往,常有人说,儒家思想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我们看这整个《梁惠王上》,都是教导统治者要爱护人民,不要与人民为敌的。又赵纪彬说,“教”是对奴隶的强制性训练,对贵族要用动词“诲”;本篇末章齐宣王却明明说道:“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们可以归纳总结《梁惠王上》是给诸侯王定下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这一准则和规范的总基调,我们在《梁惠王下》的《导读》中,用四个字给予了回答。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晋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不辞千里长途的辛劳而来,是不是将给我国带来利益呢?”孟子答道:“王何必非要说利呢?也要有仁义才行呢。如果王只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国家呢?’大夫也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封地呢?’那一般士子和老百姓也都会说‘怎样才有利于我自己呢?’这样,上上下下都互相追逐私利,国家便危险了!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万辆里头,他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里头,他就拥有一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不说是够多的了。假若他把‘义’抛诸脑后而事事‘利’字当先,那他不把国君的一切都剥夺,是不会满足的。从没有以‘仁’存心的人会遗弃父母的,也没有以‘义’存心的人会怠慢君上的。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

详细翻译

孟子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荒谬,我竟成了反派的后妈 连载中
荒谬,我竟成了反派的后妈
落叶声思
这是一个虚构的世界,我一名现代的躺平闲鱼穿越到小说世界,我的任务就是攻略反派宋青嘉,回到现实世界
0.9万字4个月前
仙之梦魇 连载中
仙之梦魇
鵺錨
0.1万字4个月前
少年志一部千将篇 连载中
少年志一部千将篇
枯木与海
他们是谁的意难平……本小说由多个双男主短篇组成……暗黑系治愈系!我自己都快把自己写哭了,他们的故事结局可能并不好但……他们都是为爱痴狂。
2.7万字4个月前
错过了,迟了 连载中
错过了,迟了
jinny1314
我叫柳苑玲,我是柳家子女。我身边一个非常粘人的家伙,他叫含如风,是含家少爷,但是一点少爷的样子都没有,真受不了他了。[img:pic/ch.......
0.4万字4个月前
诗情 连载中
诗情
陌行炎
在诗的海洋~
0.0万字4个月前
浮生痛瘾 连载中
浮生痛瘾
星河滚烫不负你
她两世都遇到他,两世不得善终,她不知自己欠了他什么,如果再重来一次,她再也不要遇到他。自她走后,他只剩一副躯壳,他不知道是不是做错了,他想弥......
10.1万字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