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平静的声音陡然冒出,带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气。
宋岁岁脚下显现出阴影,迎着门外阳光,首先看到的是一眼月牙白,再看到的才是沈明楼清风霁月、不染纤尘的脸。
“愿听先生指教。”
少时,沈明楼唤人磨墨,两人对书几而坐。
焚香炉飘带般的烟丝从镂空花纹中溢出。
只观其画,其实如临其意。画上只两人、一书几,画下方署的是前朝宫廷画师顾烨之所作。画的是前韩二帝伏听贾元郎谏言。前者目似暝,身体前倾,徐徐听之;后者形甚端,屈二指,背微偻。
“公主聪颖,恐已看出此为前期顾烨之遗作”。沈明楼手指纤长,眉眼微垂,手提毛笔于竹简上写字。
宋岁岁点点头。父皇的藏书阁她常去,有一檀木书架摆的是整部前朝经典——《韩史》。世间本余三部,流散民间一部,大多无处可寻;临安一部,周入都后,为韩所毁;入阁一部,也就是说在皇宫中的一部,就是世间仅存的一部。
《韩史》二卷中略记了《韩历一十二年 韩元帝伏听贾郎谏》
“觞华愚笨,只知表意,望先生指教!”
沈明楼微蘸余墨,“台烛半染,明明灭灭,两人秉烛夜谈,一派和谐之像,然而在第二天,贾元郎就尽诛九族,贾府血流成河。”
宋岁岁却眉,“韩元帝既器重贾元郎,为何如此着急灭人九族。莫不是贾元郎行何大逆不道之事?”
沈明楼没有直接回答,继续开口道:“《韩史》·四卷中记述了贾元郎此人的人身世及整件事件的来龙去脉。
韩元帝善疑,恰当时政局荡乱,朝堂党派分明,且未握实权。在多个党派中贾元郎贾术独成一派,韩元帝适当既位,无可用之人,贾元郎正是天赐之才,背后没有世家和乱党。不过韩元帝用了他,也不敢过于用他,各大党派都盯着,此时若出了批漏,便是白白浪费了一枚棋子。朝中不缺忠臣,但缺像贾元郎一样独为皇帝尽忠的臣子。两年前,贾元郎名第三甲,初入翰林,当时他二十一岁。两年后,任礼部尚书。又六年,任刑部尚书。刑部尚书是重官,此时拉拢和拉下台摆在各党派之间,反复斟酌 他们选择了后者,因为贾元郎油盐不尽。
很快,一个机会就送到的他们眼前。太子造反被俘,韩元帝坐立难安,连夜派人潜入贾元郎府邸,竟发现贾元郎与太子密谋造反书信。那一夜韩元帝做了复杂的的心理斗争,将贾元郎传进宫中,令顾烨之作此图。次日,下令诛其九族。贾元郎卒,时年三十五岁。”
语毕。沈明楼停下了笔,将竹简平晾。
“顾烨之画作的精妙,既如实切据,又如韩元帝的本意。若换了其他任何人,都不会如此画般。”
“贾元郎的一生或许让人唏嘘,我希望公主明白其间的深意。”
“或许...先生想让我成为具有贾元郎般才学的人。”宋岁岁认真地想了想。
沈明楼看向宋岁岁,“不,恰恰相反。我希望你不要学贾元郎,要学韩元帝的识人,学顾烨之的态度。”他的眼睛仿佛心波不兴,看向人的时候仿佛令人的心都不平静了。
“多谢先生指导,觞华受益匪浅。”宋岁岁抬手之间,步摇轻轻晃动,衬着她白暂下压的手。
沈明楼将竹简递给宋岁岁,“烦劳觞华公主将所注尽数看尽,下一次讲经是在三日后。”
“先生慢走。”
宋岁岁望着沈明楼“行若青柏”的背影渐渐出神。
断阶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