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五章 离间君臣
陛下感怀太子早亡,辍朝三日,紫宸殿里隋帝痛苦流涕,伤其太子早逝,“来人阿,起草诏书,封皇孙倓为燕王,侗为越王,侑为代王。”夜里杨广下榻皇后寝宫,陪着萧后,二人每每醒来都在喊着杨昭的名字,哭的肝肠寸断。
第二日一早,杨素府里传出话来“尚书卒”杨广双手握着皇后的手说,“皇后,皇后,那个老匹夫终于死了。死的好阿,如果他不死,朕必灭其九族,为昭儿报仇!”皇后一听陛下提到太子,刚刚止住的眼泪又掉了下来。“陛下!”
“爱妃莫哭,朕还要厚赐尚书,让天下臣民看到朕对他的爱众之心。虞爱卿,此事便交由你去办理吧。”内史舍人虞世基出身应道“微臣接旨”虞世基便草拟了一份奏折出来,给杨广看过,谥曰景武,赠光禄大夫、太尉公、弘农河东绛郡临汾文城河内汲郡长平上党西河十郡太守。给辒车,班剑四十人,前后部羽葆鼓吹,粟麦五千石,物五千段。鸿胪监护丧事。杨广阅后曰“可”过了一会儿,杨广悠悠的对虞世基说“懋世,尚书亦颇得朕心,其诗‘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飞孤出塞北,碣石指辽东。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兵寝星芒落,戏解月轮空。’气势恢宏,何等波澜壮阔?奈何他呼声日盛声望俞高,他今日不死,朕还有何可封赏?难道把朕的江山换他来坐吗?哼!”
虞世基一句话不说,低头敛目,听凭杨广在那里抱怨。领旨后虞世基一路乘着小轿来到杨尚书府,宣读旨意,杨玄感自是带领众叔伯兄弟叩谢皇恩。“虞大人,陛下对我父亲之死是什么态度?”这是尚书府里众位叔叔伯伯弟兄子侄一致商量过的,他们要清楚的知道陛下对于父亲,一代开国元勋、柱石、国之重臣的陨落是个什么态度,这也决定了他们日后是继续在京城逍遥还是去到地方做个王侯。
“这个,这个,杨大人,旨意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您厚葬尚书大人即可。”虞世基一番欲语还休扭扭捏捏的像个大姑娘似的,半含不露的话让杨玄感众人更是惊惧。
“陛下,陛下还有别的御旨?”
“杨大人,微臣人微言轻,实不敢妄议人主!”虞世基是打定主意不轻易说出口,话,若是轻易的告诉别人,会被怀疑他的真实性吧?
“虞大人,杨府也没有什么好孝敬虞大人的,唯在积善坊、上善坊几间铺面,这里是房契,还请虞大人笑纳。”虞世基嘴角扯过一抹笑意,一闪而过。恭顺的回道“杨大人,陛下说……”
“说什么?”
“陛下说使素不死,吾必诛其九族!”
“啊呀呀,陛下居然如此绝情!”杨玄感一把扯下了帽带,猛锤了一下八仙桌,怒发冲冠!
“杨大人,杨大人,您可沉得出气阿,不然微臣死无葬身之地事小,整个弘农杨氏恐遭灭门之祸阿!”虞世基赶紧过来捂着杨玄感的嘴。
“多谢虞大人告知!”杨玄感双手一抱拳道。
“杨大人客气!微臣告退。”
过了一会儿,杨广又下一诏曰夫铭功彝器,纪德丰碑,所以垂名迹于不朽,树风声于没世。故楚景武公素,茂绩元勋,劬劳王室,竭尽诚节,协赞朕躬。故以道迈三杰,功参十乱。未臻遐寿,遽揖清徽。春秋递代,方绵岁祀,式播雕篆,用图勋德,可立碑宰隧,以彰盛美。看的杨玄感兄弟几人差点把诏书撕了,被他几个叔伯死命扯住。
虞世基已经则已经乘着小轿,一路慢慢的往回走。轿夫只觉得这虞大人如何进了一下杨府之后便沉了很多,却不知何时轿中多了一人,那人正是乐昌的侍女秋月。秋月轻声说“虞大人,长公主欲前往旧齐之地!”
“微臣记下了,女官大人请回。”
“多谢虞大人!”来到一处偏僻的地方秋月飞身掠出轿子,就像一块小石子,轻轻的掉落在平静的湖面上,将原本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微微的荡漾开来,不过一瞬,湖面又恢复了平静如初,可是湖底下是继续平静还是触发了什么机关引起惊涛骇浪呢?
关山度若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