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风尘仆仆,芜华带着南乔终于赶到了会稽。
彼时距离贺氏接到她的书信过去了半月,原本计划十日左右到达的路程,因为南乔中途病了一场,临时改换水路,耽误了三日,芜华心疼她便放慢了行程。
船刚停靠至渡口,芜华一眼认出了码头身穿青衣,腰间悬挂着贺氏特制竹牌来接应她们的贺氏族人。
芜华幼时曾在会稽贺氏小住了半年,同舅家情谊深厚,因此贺氏特有的标志她绝不会认错。
为谨慎行事,芜华到底还是先派了玉嬷嬷去同贺氏一行人交涉,而对方看到玉嬷嬷后,终于松了一口气,随即双方各自探了底后,一行人恭敬的来到了芜华和南乔面前。
“郡主可终于到了,早五日,老爷太太便交待了人在各处港口、城门守着,好接了郡主和表姑娘家去,空等了这些天,家里也十分挂心,好在是让奴婢给等到了。”
说话的是个十分体面的嬷嬷,她言辞恳切热情,让芜华悬挂没底的心慢慢落了下来,虽一时不能确定这个嬷嬷口中说指的老爷太太是贺氏哪一房的主人,但好歹是有了着落,不必像在路上一样,担惊受怕。
在确定了芜华和南乔的身份的同时,花嬷嬷便派了小厮回去传信。
原本花嬷嬷还想着芜华身为郡主,随身行李必然多不胜数,小厮回去还得再另派了车来拉行李,谁知玉嬷嬷带着秋暮、明月一人手里拎了两个包袱,便再没了其他行李。
贺氏大族,家中人口众多,与南乔同辈的兄弟姊妹,未婚嫁的就有近二十人之多,他们出门哪一个不是三五辆车的行李,再看芜华母女,花嬷嬷眼神之中就多了几分悲悯。
“这次来,走得匆忙,连别院都顾不上收整,只带了些贴身的就出发了,其他物什等定下再采买也是一样。”
花嬷嬷自然不知她们一行为何来得匆忙,只当路上可能遭了贼,毕竟淮川等地的流民涌向各处也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听得玉嬷嬷解释,她连连应答,“正是这个理,如今路上也不太平,东西多了反而招眼,平安到了便比什么都重要,家里什么都有的,也不需郡主置办。”
芜华与南乔上了马车,花嬷嬷同玉嬷嬷走在马车旁,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去往贺氏。
贺氏在会稽扎根多年,就连此地郡守也赶着与贺氏家主结交,而贺氏经历几代更迭,到了现在,规模之大,令人瞠目。
马车一路向西,才转过了福荣街,便到了贺氏里,从这开始往里数两个条街,范围内全是贺氏一族的居所,而贺氏家主所居,便在整个贺氏里的最中心区域。
穿街走巷,马车最终停在了贺府门口。
得了小厮传话,又往各旁支府上递信,芜华与南乔下马车时,门口已乌泱泱的站了一堆迎她们的贺氏族人。
芜华到底是郡主之尊,饶是百年望族的贺氏,平辈之间也给足了她体面,即便她早已离开了盛京的权势圈,英王府也早已覆没,她就像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来投奔的亲戚,看到这个场面,她忍不住红了眼眶。
见了她来,站在最前面的长房大太太闵氏连忙迎她,“可算是到了,一路上受苦了。”
有她带头,一种同辈太太们也都七嘴八舌的表达出自己的关怀,又自我介绍起来,场面一时热闹极了。
芜华回话都回不过来,带着南乔,她冲着这些人屈膝福礼,语气酸涩带着几分哽咽,“承蒙贺氏不弃,令我同小女南乔有个安身之所,芜华再次先行谢过。”
闵氏性子明快大气,当年英王府出事时,贺家不曾受到牵连,她也相安无事,老太爷既拍板接纳芜华母女,她自拿出表亲嫂嫂的热情来,当下便扶住芜华。
“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倒生分了,老太爷同老太太一听着信就坐不住了,如今早在荣禧堂等着了,咱们赶紧进去,别叫等急了罢!”
说着,闵氏顺势挽起芜华,携着南乔往里走。浩浩荡荡一群人往荣禧堂去,当真是比过年节时还要热闹。
琬宁郡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