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七月十五)
习俗:祭祖、吃鸭子、放河灯。
地藏节(七月三十)
习俗:坐夜、插柚球、插地香、忌泼脏水、放水灯。
中秋节(八月十五)
习俗:赏桂花、赏月、吃月饼、祭月、燃灯等。
重阳节(九月初九)
习俗:晒秋,放纸鸢,登高,吃重阳糕,祭祖、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羊肉面,归宁父母等。
祭祖节(十月初一)
习俗:祭拜先祖。
腊八节(腊月初八)
习俗:祭祀、喝腊八粥、腊八醋、腊八蒜、吃冰、腊八豆腐、腊八面。
祭灶节(腊月二十三)
习俗:吃饺子、吃灶糖、贴对联、婚嫁。
春节(元月初一)
习俗:有贴年红、年夜饭、压岁钱、守岁、开门炮仗、拜年、聚财、斋日、拜岁、开年(开斋日)等。
路头神:财神节(元月初四)
习俗:吃水饺。
上元节:元宵节(元月十五)
习俗:吃汤圆,观灯,舞龙,猜灯谜。
春龙节别称:龙抬头(二月初)
习俗:剪头发、起龙船、拜龙、烧炮炸油糕、吃龙食、使耕牛、开笔写字、引田龙等。
花朝节(二月十五)
习俗:祭花神、赏红、扑蝶、挑菜。
上巳节(三月三日)
习俗:被祺、祭祀高谋、畔浴、郊外游春、吃莽菜煮鸡蛋、射雁司蚕等。
寒食节(四月四日)
习俗:禁烟冷食、拜扫祭祖、寒食饮食、寒食插柳、寒食踏青、寒食秋干、寒食咏诗、寒食蹴球。
清明节(四月五日)
习俗:扫墓、踏青、植树、荡秋干、放风筝、插柳/戴柳、射柳、折柳赠别、蹴鞠、残花会、斗鸡、拔河、吃鸡蛋、吃发糕、吃青团、儿女亲家互送麻糍。
端午节(五月初五)
习俗:划龙舟、端午食粽、放纸鸢、拴五色丝线,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佩豆娘、拜神祭祖、画额采药、制凉茶、挑端午担、端午雨、跳钟馗、斗草、打马球。
天节(六月初六)
习俗:藏水、晒衣和晒经书,妇女回娘家,人畜洗浴,祈求晴天等活动。
乞巧节(七月初七)
习俗:拜织女、斗巧、种生求子、接露水、乞求姻缘。
1:长幼次序
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2:孝悌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3:揖让
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
①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
②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置于前。
③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二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4:长揖
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5:拱
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如《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
6:顿首
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
(通常用于下对上,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等)
7:稽首
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
(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8:跪
古代人的礼仪规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