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礼仪规矩
超小超大

节日与礼节 (2-1)

中元节(七月十五)

习俗:祭祖、吃鸭子、放河灯。

地藏节(七月三十)

习俗:坐夜、插柚球、插地香、忌泼脏水、放水灯。

中秋节(八月十五)

习俗:赏桂花、赏月、吃月饼、祭月、燃灯等。

重阳节(九月初九)

习俗:晒秋,放纸鸢,登高,吃重阳糕,祭祖、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羊肉面,归宁父母等。

祭祖节(十月初一)

习俗:祭拜先祖。

腊八节(腊月初八)

习俗:祭祀、喝腊八粥、腊八醋、腊八蒜、吃冰、腊八豆腐、腊八面。

祭灶节(腊月二十三)

习俗:吃饺子、吃灶糖、贴对联、婚嫁。

春节(元月初一)

习俗:有贴年红、年夜饭、压岁钱、守岁、开门炮仗、拜年、聚财、斋日、拜岁、开年(开斋日)等。

路头神:财神节(元月初四)

习俗:吃水饺。

上元节:元宵节(元月十五)

习俗:吃汤圆,观灯,舞龙,猜灯谜。

春龙节别称:龙抬头(二月初)

习俗:剪头发、起龙船、拜龙、烧炮炸油糕、吃龙食、使耕牛、开笔写字、引田龙等。

花朝节(二月十五)

习俗:祭花神、赏红、扑蝶、挑菜。

上巳节(三月三日)

习俗:被祺、祭祀高谋、畔浴、郊外游春、吃莽菜煮鸡蛋、射雁司蚕等。

寒食节(四月四日)

习俗:禁烟冷食、拜扫祭祖、寒食饮食、寒食插柳、寒食踏青、寒食秋干、寒食咏诗、寒食蹴球。

清明节(四月五日)

习俗:扫墓、踏青、植树、荡秋干、放风筝、插柳/戴柳、射柳、折柳赠别、蹴鞠、残花会、斗鸡、拔河、吃鸡蛋、吃发糕、吃青团、儿女亲家互送麻糍。

端午节(五月初五)

习俗:划龙舟、端午食粽、放纸鸢、拴五色丝线,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佩豆娘、拜神祭祖、画额采药、制凉茶、挑端午担、端午雨、跳钟馗、斗草、打马球。

天节(六月初六)

习俗:藏水、晒衣和晒经书,妇女回娘家,人畜洗浴,祈求晴天等活动。

乞巧节(七月初七)

习俗:拜织女、斗巧、种生求子、接露水、乞求姻缘。

1:长幼次序

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2:孝悌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3:揖让

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

①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

②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置于前。

③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二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4:长揖

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5:拱

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如《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

6:顿首

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

(通常用于下对上,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等)

7:稽首

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

(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8:跪

古代人的礼仪规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京城佳人探案 连载中
京城佳人探案
诗小玫
【先婚后爱+古代言情+破案】陆思榆是陆劭林和秋姚之女,因之前这在皇后宴会上献舞,宴会之后便得“才貌双全,冠绝京城”的话。沈清是沈笛阳和何染月......
2.0万字4个月前
木姑娘 连载中
木姑娘
我家的糖不甩
聚散不由己,悲喜不由人,古风爱情系列文。因每篇女主角的名字里都含‘木’的偏旁部首,所以谓曰《木姑娘》。【非正史,历史背景不可考】
5.3万字4个月前
绝代风华——江山深处携手白头 连载中
绝代风华——江山深处携手白头
心月霁风
玄朝御书房内,书桌上香炉里烟雾缭绕,一个五六岁左右的小男孩被一个身穿龙袍头戴龙冠的君王抱在腿上,给他指着看地图,小孩道:“那我玄朝的疆土岂不......
105.9万字4个月前
大徽风华 连载中
大徽风华
毓徵
  大徽元隆年间,天下积弊动荡,华亭阁与浮山派,无望楼并称
18.9万字4个月前
元芳等我!我马上到! 连载中
元芳等我!我马上到!
风漪漪
围绕狄仁杰展开的故事
5.5万字4个月前
综清穿:追妻火葬场 连载中
综清穿:追妻火葬场
凤慕倾
开局成为太子妃,误会满满,别怕。倾姐教太子做人。大阿哥重男轻女,总是催生,别怕。要生你自己生。九阿哥喜欢收集美人,天下的帅哥同样多,一手一个......
4.2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