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瑜:“你怎么会看起来这么深奥的《中庸》?”
刘义不好意思的摸摸头:“这书里面讲的道理都是我从前没想明白的。如今看了之后,另人发醒,都是人平时的小镜子,小事中进大道理。”
苏景瑜挑眉:“士别三日,定当刮目相看。几月不见,你倒是变化了不少,长进了不少。”
刘义:“苏公子过奖了,过奖了,我这都是从书中学到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诚然不骗我。”
苏景瑜瞧着刘义说的头头是道,一时之间竟然觉得这个曾经一口一个小爷,还被人当街套麻袋揍过的人,突然间就长成了一副文人墨客的模样。
不对,现在他的形象说文人墨客还高了一点。
私塾先生,苏景瑜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这个词。
没错,没错,现在的刘义就是好像那私塾里面教书的先生。
苏景瑜把书打开,书中的有一页书角是卷起来的,想来是刘义看到了这个地方,把它折起来了。
苏景瑜:“至诚尽性:是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刘义听了惊喜:“这书中所教授的为人处世之道,确实让我受益匪浅,慎独自修,忠恕宽容,听苏公子刚才念的顺畅,苏公子也可是看过这《中庸》?”
苏景瑜把书一合,递给他:“嗯,七岁的时候已经熟读了。”
刘义:“……”
瞧瞧人家这话说的,损人都损的这么的有礼貌。
唉,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人家七岁就熟读的书,自己这儿都快二十了,才拿起来磕磕绊绊地读着。
刘义越发的后悔自己以前浪费光阴了。
苏景瑜:“我记得,北曜建元年初把《中庸》列在了科举考试的范围之内。你这突然读起来中庸,难不成也是想参加科举考试?”
刘义摸摸头尴尬的笑笑:“呵呵,这不是想着这一生不能如此碌碌无为,考取功名证明自己是一条很辉煌的路。”
苏景瑜挑眉:“怪不得几月不见你书上的书卷气这么重。感情,你这几月都是泡在书堆里了。”
刘义:“这不是明年春闱就开考了吗?我自己又醒悟的太晚了,看书看的晚,就这一年的时间可不得没日没夜的看书了。”
苏景瑜:“既然决定一心考取功名,那为何不选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看书?还要担任这茶庄里的管事一职位。”
这茶庄老板就是刘义的爹,听说老早就希望自己儿子能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也吃一口官家的饭,摆脱这世代从商的命运。
如今,刘义竟然有这个考取功名的心思,刘老板不得赶紧烧高香找个安静的地方,让他儿子好好读书,怎么会还放任他在这当这个无关紧要的茶庄管事?
刘义:“哎,这茶庄管事是我要求当的,我如果真的是回家好好念书,还不得成天被我爹吵啊。就他那特别喜欢碎碎念的情况,家里怎么念的下去书?”
刘义想着,自从自己决定考取功名的时候,每天回家吃饭饭桌上,老爹都是问他看完几本书了?
好好想想几本啊,这个单位是本啊。
当他是神人呢,一天看一本书。
逆世谋权公主控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