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让人耳目一新的嫩绿扦插在泥土的香气里,而那泥土的芬芳则蕴藏在那精巧别致的青花瓷盆内。
在这新绿的前方则立着一副孩童嬉戏图。
画面上的稚童身着一身蓝衣,右手则牵着一只翱翔于天际的纸鸢,而在我看来却似乎陷入了一种美好的动态图之中。
随着那纸鸢在天际的波动,男孩则欢快的收放起自己手中的绳线,就连周围陪衬的花朵与植被也变得格外的娇憨无比了起来。
咦?
这旁边还有那砚台和纸笔?
我凑近细看,在那砚台之下则刻着一副神明醉卧图。
那神明细长的双眸似睁非睁,侧卧于那玉枕之上,神态之间尽是和善与贵气。
眉心则有一朱砂做点缀,他手托香腮,几分慵懒却又带有几分敬畏。
而在他的头顶之上,砚台的侧边缘,则镌刻着半个庙宇。
明明只是简单的几笔勾勒却把那炊烟袅袅的仙气尽数体现,直叫我连连称奇。
我虽不懂得这方砚台是何种来历,是由何材质而成。
但是单从品相来看它定是有那不凡的质地。
我忍不住上前摸了摸,的确如我想象的一般质地细腻而又滑润。
我伸出手指在那烟台的侧边轻轻敲了敲,然而回馈给我的便是那醇厚的木声。
我忍不住将其拿起在眼前细细端详,而从手中传来的那沉甸甸的分量也暗示着其不菲的价值。
如此一方美砚实属难得,想必这制砚之人定是一位颇具名望的大师。
而在我这细细查看之际,在这砚台的底部竟刻有一行飘逸而又娟秀的小字:
“金坚璧白,永执勿失。”
看来这方砚台还另有故事。
我用指尖摸索着上面的小字,暗自揣测道。
这定是一对海誓山盟相偎相依的伴侣,彼此间念念不忘,却又遭遇被迫分离的苦楚而难成眷属,故留下此方砚台以表遗憾。
但是转念一想,这也许并不是一个我所想象的凄美爱情故事。
或许只是怨男怨女之间暗送秋波,交换信物的一种形式。但不管如何,这方砚台都是极具珍藏价值的。
我的视线扫向了一旁,在那颇有年代的宣纸之上,竟烙印下一行力透纸背的小诗。
“至邑无纷剧,来人但欢迎……”
(此句出自唐代张九龄《巡属县道中作》。)
在浓墨重彩的书法之中似乎融入了几分刚毅果敢与儒雅,在那行云流水之中字体的线条变化更是多一分则满,少一分则无。
而这几份洋洋洒洒的笔墨非但没有给我留下半分生硬刻板的印象,反而倒是体现出下笔之人任情恣性的一面,几分爽快还带有几分洒脱之意。
奴把红绳与郎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