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儿臣在中云善后,确有所见闻。中云是天岐边疆重城,州府储银不及万两,城中子民世代行商为生,两国通商早有先例,但儿臣以为先前商道尚窄,若再有两国文书加持,专门修建市集以做交易之所,一来可补天岐所需,二来百姓有所营收,方可安居百代。”
天岐帝点头:“不错,今日太子也提到此法。只是商本末流,若百姓趋之若鹜,岂非荒废农耕,动摇国本?”
“回父皇,斛朔在南,粮食充足,粮米价浅,若将粮米纳入其中,则天岐冬日难民无忧。加以天岐国内之策,开商税,放低农税,劝课农桑,亦可保国内自足。”
刘煜本就心细,加上多日来刘溶的调教,在平日的论政中就已经能够侃侃而谈,所以即便此刻换成天岐帝,心下紧张,亦能对答如流。
天岐帝听着,眉头渐渐舒展开,转头看向刘溶道:“太子以为如何?”
刘溶俯身:“回父皇,八弟所言有理。”
听到刘溶此言,刘煜心下才放松了些。天岐帝少有听他政论的时候,如此机会,他不能出错。
“只是还有一点,盐铁所营,权不下放。到时列个单子将可放权之物交由民间经营,官府单设府地管理。”刘溶转而又道。
天岐帝点头,欣慰道:“转眼你们都已成家,还能为朕分忧。溶儿已有了芾儿,虽说你同王氏才成婚,却也要抓些紧才是。”
天岐帝最后一句话是对着刘煜说的,一时只教他面红耳赤。
刘煜正想着,天岐帝又开口道:“朕看你奏疏中还提到两国通医一事,此事确实新奇,不知又是作何解释?”
刘煜回神答道:“回父皇,儿臣赴中云时张太医已经将治疗瘟疫的方子研出,儿臣虽未见百姓病中之况,但从李知州呈报的数目来看,只教人痛心疾首。斛朔米粮充足、药材丰盛,若两国医者可以互通,届时天下无疾,天岐人口兴盛矣。”
“通商尚可操办,通医又当如何?”
“回父皇”刘煜拱手道“一是两国药材互通,以补我国所缺。二是在国中设立医学堂,一面教授学徒,一面邀请诸国医者往来辩论,供作商讨。如此可助我天岐百姓安康,国本稳固。”
天岐帝大笑:“煜儿言之有理,今日起你便同太子一道处理议和一事。”
条款之事解决,天岐帝心下自然痛快,难得会称刘煜作“煜儿”,往日,众多皇子中,也就刘溶能有此偏爱。
刘煜欣喜,张口答道:“儿臣领旨。”
“溶儿。”
天岐帝又转对刘溶说道。
“你兄弟二人便负责将条款列出,交给朕,若确实可行就送到斛朔驿站。既要给斛朔长长记性,又不能失了体面。”
“儿臣领旨。”
之后几日,刘溶又在朝中挑了几名重臣参与拟定条款,为雪云城关押之耻,高远桥也位列其中。众人劳累数日才将最终条款定下,上报天岐帝得到首肯才送至斛朔使臣手中。
使臣议和日
天岐一方,刘溶在首位,刘煜、高远桥等人顺次而坐。
斛朔一方,正使江方坐在首位,接下来便是副使崇化、申雲等一干小臣。
“条款送至驿站也有三日日了,想必诸位也已经看过了,若是没有什么问题,便呈报贵国盖上国印,着手实行吧。”
天岐是东道主,又涉及两国邦交,刘溶自然是要亲自主持。
江方多次同天岐打交道,早就见过这等场面,眼下就不动声色地看着几人,又给身旁的副使使了个眼色。
崇化会意开口道: “此番相较,不过平局罢了,天岐怎好直接拟定条款。”
刘溶未开口,倒是高远桥缓缓道:“这些年斛朔屡次进犯,次次被拒于国土之外,说是平局未免牵强。”
崇化甩袖道:“斛朔国威盛传诸国,天岐即便勉强守住城池也是苟延残喘,还望太子殿下三思。”
斛朔国力强盛,是以崇化一介副使都敢直挑刘溶。刘溶神色淡淡,不见怒意。
黄粱一梦:将军何必是丈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