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后,杭州西湖。
“快意平生不谓侠,苍茫行远路为家。红尘朴酿醉观客,人间至美是无华。”
苏幺娘脚踩青绣鞋,身负行囊,走在西湖边。
一日前,为了尽快救出慈航度,苏幺娘与曼殊禅相约,由曼殊禅与灵山寺的人留在六天教分坛顾守慈航度,而苏幺娘则协助打听有关神兵利器的消息。约定好之后,苏幺娘便连夜赶回了杭州,今天一大早,便赶往西湖。
她要去西湖找一个人,她要找的这个人虽然没什么本事,却是打听江湖轶事最好的选择,神兵利器的事情,找这个人一定有办法。
“西湖啊,让人怀念。”
此时正是盛夏时节,苏幺娘走在西湖边,看着满湖碧波摇荡,荡漾起一抹荷影,往昔记忆不由荡上心头。
【好你个酸秀才,敢造谣,本姑娘揍死你。】
【喂喂喂,别打,姑娘,小生何时造谣了,啊,别打!疼!】
【刚才你不是在西湖边上说什么“侠客传奇生得膀大腰圆,目似铜铃,满脸虬须”。怎么?敢说不敢认?软骨头,真不是男人!】
【这……小生没造谣啊!】
【没造谣?我呸!你见过侠客传奇吗你?你知道侠客传奇长什么样吗?还敢嘴硬!本姑娘打死你!】
【啊!别打……是,小生信口胡诌……小生家里快揭不开锅了,这才出此下策,姑娘,你饶了我这一次吧。】
【这次我就饶了你,下次再让本姑娘听见你造侠客传奇的谣,我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欸,姑娘留步,你掉钱了。】
【给你的药费,你好自为之吧!】
【啊?喂,姑娘,药费不用那么多,喂,别走那么快啊!喂——】
想起初次相遇的场景,苏幺娘不由的嫣然一笑,引得周围纷纷侧目,脚步轻盈,直奔西湖断桥而去。
“嘻嘻——酸秀才,本姑娘又来找你了,造谣的你给我躲远点。”
与此同时,西湖断桥边,人头攒动,里三层外三层围成一个圈,圈内无人,唯有一桌一凳一醒木尔矣。
“欸欸,怎么还没开始啊?”
“快了快了,急什么。”
“老哥,你也是来听砚生说书啊?”
“是啊是啊,我可是好不容易才抢到位子的。”
“哎哟诶,这人可真多!”
“那是,这砚玄清可是咱们西湖说书最好的人物,你莫看他年纪轻轻,那声音,那调子,够味!”
“都别说了,来了来了!”
正当时,圈子忽然开了一个口子,一个青壮男子从口子中走出。
那是一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相貌平平,比起之前苏幺娘所见的观音尊和文殊尊,样貌并不出彩,但身上却带着一股书香气质。
只见他身背一只箱笼,头戴巾帽,身穿一袭皂黑宽袖长衫,脚踏黑靴,一副书生打扮,诗号轻吟,稳步走来,西湖断桥边顿起郎朗诗声:
“醒木镇波涛,白纸扇风谣。是非且不道,待我故事好。”
男子如往常一般走到小桌前,将箱笼放在凳子后面,取出一张蓝布,铺到最前排的听客身前。
随后,砚玄清站到听客面前,抚了抚衣袖,庄重的作了个揖。
“各位新老朋友,小生砚玄清,今日又在此讲古,多谢诸位赏脸,还望各位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小生谢过了。”
“诶呀,砚生啊,大家都是老朋友咯,你还是快开始吧,大家都等着呢是不是!”
“对啊对啊,快开始吧,钱少不了你的。”
许多听客都是老主顾了,这场景早就见过许多次了,纷纷催促道。
“好,既然如此,那小生献丑了!”
见听客等的急,砚玄清也不再耽搁,坐在凳子上,书桌前,醒目一拍,全场顿时噤声。
“各位朋友,今日,小生来讲冯子犹的《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话说西湖景致,山水鲜明……”
神州侠女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