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剑门关隔绝了沙场上的风雨苍凉,这是蜀
国的最后一道关隘,坐拥天险却又炭炭可危。满目沧桑的姜维持剑而立,眼前是寒风中凛冽的旌旗,身后是他用一生来守护的土地。
风雨欲来,天边又是一声惊雷。持剑的手轻
颤,这样的凄风苦雨总让他想到五丈原的那个夜
晚,将星陨落,丞相归天。当年初入汉营,拂去他一身风尘,授他一生兵法谋略的人在微弱火光中将几十年的心血和身后的汉家江山一并交付给他。
丞相,若知其不可为,可还为之?想那人若还
在,定是云淡风轻地摇着羽扇,笑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很久之前,他不懂这八个字中的深意,更不知
他会用一生来笃行实践。那时,他仍是天水少有才名的麒麟儿。父亲在平定叛乱中战死,姜维便袭得天水郡中郎将的官位。这是为人称羡的一桩美事,清闲且握有权势,可年少的姜维并不愿就此安逸。
命运的改变在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姜维正随天水太守在各地巡查,忽闻蜀国大军已至岐山,众人皆各自逃命,太守疑姜维有异心,趁夜而走,留下他一人。姜维无奈,只得回到天水,也是在那里,他见到了诸葛亮。
羽扇轻掘,谈吐之间恰如明月清风,而诸葛亮
也极为欣赏这少年的胆识和抱负,称他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得到丞相引荐的姜维很快被封为秦义将军、阳亭侯,那年的姜维27岁,运筹维帽,意气风发。
姜维在蜀国做将军的消息很快传迫四野,费
军知晓他是忠孝之人,命他母亲写下一封书信,
向他求一味药材,名日“当归”。自古忠孝难两全,长夜里姜维久久难寐,起身再抚琴弦,作《当)一曲,战场上黄沙漫漫,故乡路归去迢逼,少年志赤血长股……次日,下定决心的姜维回母亲书信道:“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
少年意气,心事谁语?乱世中得遇一人,共他
读尽四海谋略之书,教他行尽天下仁义之事,此生所求亦不过如此。只可惜,丞相与他相知太晚,肖未倾囊所授,便已天命将至。建兴十二年,八月来央,五丈原上将星阴落,都城里白幅高患。
穷兵践武之际,危急存亡之秋,诸葛亮将夺取
陇西的重任交给了姜维。来不及拭去悲痛的泪水,他再一次技上戎装,策马持枪,从此他是征西将军,是蜀国最后的将才和依仗。
唯将再承君昔日四海升平之愿,可继承故人
遗愿的姜维却忘了此时的蜀国已是宦官当权,庸君治国。失去了诸葛亮的蜀国人心惶馏,可他仍记得丞相教给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丞相来不及打下的江山,他来,知其不可为,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后便是不倦不休的北伐和征战,丞相六出祁山,他便九伐中原。最成功的一次几乎要攻人长安,后主却因宦官怂题而急令他速回成都,又一次前功尽弃。
战场上铁马冰河,无数次奏起那曲《当归》。
他知道自己只能与故土渐行渐远,此身是蜀汉的将军,此生便只为丞相知遇之恩,为汉家社稷酒尽热血、万死不辞!
雨不知何时停了,远处的喊杀声愈加清晰。他
的思绪又回到眼前,钟会领十万兵马当前,峥蝶而崔鬼的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姜维再次握紧手中的剑,战场上士气正高,魏军连连败退,以为这次定能大胜。谁知都城传来急报,绵竹已失守。
又一次的坚守和对峙尽数化为乌有,匆忙撤
军赶回都城救主的姜维听到的却是主公已降的消
息。他突然扯了扯嘴角,不知是悲痛多一些还是苦涩多一些。原来,剑门关凄风苦雨的那夜竟是他守护这土地的最后一夜。
恋恋天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