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悔教夫婿觅封候,果然女子都是同悲的。书不尽的相思苦还无处安放,却传来丈夫被廷杖八十的消息,她坚强磊落的一面被激发出来。玉卿一边写信安慰丈夫,一面拿着寄回的血衣教导儿子,也是给自己鼓励。读过的壮士列传,写过的清官蒙冤,凛凛无惧都不算真的,只有现在加在身心上的重担才是残酷而现实的。
她笔下的字出卖了她的心,眉间心上写满了对夫君独自前行的担忧。她不停写信给夫君,以女子独有的韧性和化骨绵柔对抗风雨险阻。也不枉她一番苦等,大明朝昏庸无道,黄道周心灰意冷后告病辞官,回到玉卿身边专心著述,玉卿则如以往一般帮他整理抄录。
不久后明朝灭亡,两人执手难泪、却也无可奈何,国运气数已尽,他们只得安于天命。玉则继续操持家务,笔墨搁浅了,
诗也不敢轻易写,怕一不小心就难免凄凉。他们彼此扶持着,只当寒潮来得早,熬过了就好。
明朝宗室不甘覆灭,建立了南明,特意下旨给黄道周,命他前往南京任职效力。清军自入关以来气势正盛,一路势如破竹,南明无力抗衡。这种形势,黄道周看得明
白。玉则也知道,奉召前去就是
舍身赴死,别无他途。然而他什
么都没说,玉卿也只轻轻点了点
头,转身去给他收拾行囊,剪下
自己的青丝一束,缝在他的衣间,洒泪相送。黄道周出仕南明,任兵部
和吏部尚书,可南明朝廷本就人
心惶惶,一盘散沙,同僚只图自
保,黄道周抗敌之余还要募兵
筹粮,亲上战场。玉卿在黄家祖
坟旁结庐,闻此不免痛哭,此夫
子尽瘁之日矣!
很快黄道周被俘,旁人极力
劝降,玉卿托人捕去家书,“自
古忠贞,岂烦内顾,身后之事,玉
卿图之。”黄道周得书大笑,从
容就义。玉卿成了英雄造媚,她
在《题侯太需人遗诗》中写道:
“夫志炳日月,苦节终以贞,万
里归孤棕,碧血洒锤陵,捐躯事
则已,岂顾儿女情!”
剩下的路,她一人走。玉卿平情驾,抚养四个儿了。密转在是词】,又遭受着儿了失局那山、滨州“一故的打击。那成功政破障和工你一方她,奉上二百金,
州后特细坚决不受,她经历得太多,点知失左的痛楚,清朝一烧人后。她带子孙深入龙湿山晚点.教儿孙诗书礼义,清贫简
朴,再不外出。历经风风雨雨,山河破碎,良人水别,半生已老,她不想间。隐居的日子,她素麻布衣,“角一朵白纲,前院种菜,后园我竹,山坡的向阳处植上果树,唯独门边的木篱旁移了两株雪梅。总算可以安静地写字绘画了,再没什么可以罔顺。墨里加了松香,印泥里添了梅蕊,所有可及的美好,都留给这青山碧
水,野渡归鸿吧。漫长的岁月里,她手抄《心经》《孝经》等经籍几百部,作《山居漫咏卷》,眉梢间满是历尽沧桑后的淡然,取过那枚夫君亲自为她雕刻的印章,轻轻落在花卷的末尾处,在宣纸上留下两人的痕迹。那印章色如桃花娇艳,却安稳妥帖,冷静自持,让这长卷上唯一的嫣红透出
默然的风骨。回首今生,什么都变了,忆
从前恍如隔世,唯笔墨间的深爱依旧,且愈发老辣隽毅,做骨还在,已脱俗胎。就这样,一个人的深山日暮,她又看了42个寒
暑,最后82岁寿终,这时她亲手
值下的梅已落满山谷。
恋恋天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