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金艳再也没有出过门儿。只是偶尔去李成家,跟秀兰坐在一起聊聊天儿。再帮她干点儿什么活儿。偶尔还去王平家再串个门,再就没有去过别的地方。
过年吃的菜。需要买的东西都是老爹和李明每天从镇上带回来的,也不用金艳再另去一趟了。家里今天杀了猪,猪肉很充足。足够吃了。因为这件事情,公公婆婆乐的合不拢嘴,一直在说多少年过年没有这么多肉吃了。又说现在的生活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两个老人对眼下的生活非常满足。每天过的都快快乐乐的。
这两天儿李明和老爹天天起早贪黑的在镇上卖杂货。因为临近新年了,大伙儿都要买一些东西特别小女孩子用的饰品什么的,卖的特别快。俩人 每天都是乐呵呵的,脸上的笑容从来就没有断过。
从小年开始,金艳和婆婆两个人就在家里忙活上了,腊月二十四,娘俩打扫房屋里的灰尘,把屋里屋外柜柜箱箱都擦洗了好几遍。几个屋里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娘俩才算停手。
腊月二十五,娘俩吃完早饭就开始发面蒸馒头。娘俩光蒸馒头就挣蒸了一天,把蒸好的馒头都放在仓房里的大缸里面冻起来,等吃的时候拿几个放锅里的帘子上一热就好了,既省事儿又方便。
腊月二十六,娘俩又把几个房间的被褥都拆了。洗干净了,晾在院子里的晒衣绳上。等干了以后,又赶紧缝起来。光这些被褥,娘俩足足忙活了两天才彻底做完。
腊月二十八,金艳,又拿着李明和老爹从镇上买来的红纸找村子里的老秀才。帮忙写了三家的对联和福字。拿回来后分别给王平和李成家都送去了,让他们大年三十早晨把对联和福字都贴上,这样看着既喜庆又红火了。
村子里俗称,这叫封门,证明旧的一年过去了。贴上春联福字儿迎接新的一年,盼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分登,祈盼来年是个丰收年。
王平和李成还有老爹和李明一直到大年二十八才停下来去镇上卖东西。各家把新年要用的东西该买的都买回来了,而且今年的新年,每家预备的东西都比每年丰富多了。因为通过一冬的忙碌辛苦,手里都有了一些余钱,所以打算这年一定好好过一下。让大伙儿都从心里乐一乐。
新年这天早晨。李成和李明跑过来帮着把对联和福字贴好了以后就回到自己家去。贴对联和福字儿了,并且告诉金燕,新年这一天就不在这面儿吃饭了。
这样一来,大年三十这天家里就剩下金艳和公公婆婆了,三个人都觉得一下子屋里屋外静悄悄的,觉得冷清了好多。
“这要是玉生不出事咱俩早就抱大孙子了,说不定都两三个孩子了呢?你说那样这过年得有多热闹啊!”
说着婆婆眼圈一红,掉下泪来。婆婆擦了擦手上的洗碗水水边说便回到了东屋。不一会儿就从屋里传出婆婆抽泣的声音。
“你个死老婆子,这大过年的,你哭什么哭?小心再让儿媳妇儿听到她的心里该难受了。儿子不在的这些年,全让儿媳妇儿养活咱们老两口了。今年难得过一个丰厚的年什么吃的都买的全全的。你还在这哭上了,让儿媳妇听到了你不是让她心里添堵吗?你不好受儿媳妇儿心里不是更不好受吗?她年轻轻的就守了寡。她的心里难道就不难受吗?”
“这几年儿媳妇儿为咱们两个风里来雨里去的图个什么,不就是为了挣点辛苦钱来养咱俩吗?儿媳妇儿每天都让咱俩高高兴兴的,你却在大过年的时候哭鼻子。你对得起儿媳妇为咱们俩的孝心吗?”
“老婆子,其实我这心里头也想咱儿子玉生。他要是活着,小两口恩恩爱爱的这个家会过得更红火。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人死不能复生。我们还是珍惜眼下的日子吧。”说着公公的声音也有点哽咽。
穿越古代当媒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