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几个人早早的都聚在了金艳家里:“王平你腿脚不好,菜窖不用你挖,你就到山上砍木头吧。你只管把木头砍下来。按长短截成段,把数杈子砍下来就行。让李明跟着你去把木头罗到一起就行。”老爹就让王平和李明去山上砍木头。
因为几家一起挖菜窖,用的木头比较多,正好,砍木头修下来的枝枝杈杈可以晒干当柴火烧,差不多又够一家的烧柴了。
就这样确定好了木桩的长短,王平和李明负责上山砍木头,王平负责往下砍木头庄子的长短。李明负责把所有砍下来的桩子堆到一起,再把砍下来的枝枝杈杈放在旁边晾晒。然后雇牛车拉回来。
剩下李成和老爹负责在家挖菜窖,李成在下边儿挖土,要挖一个四米见方的地窖。开始挖的土,李成直接把挖出来的土,扬到上面就可以了,老爹再用铁锨把这些土堆移到旁边。
过了一米多以后,就不容易扬到上面了,最后只能做一个简易辘辘,用篮子把土装满,然后,老爹把篮子摇上来,土倒在边上。
经过了三天的奋斗,菜窖挖够深了,四周也用立柱加固好了。然后砍些比四米长一些的木头,一根根连起来加固起顶棚。
留下一个一米五见方的窖门儿,留着以后来回搬运白菜罗卜方便。木棚顶上用编好的稻草帘子,铺在上面,再盖了一层厚厚的土。这样菜窖里面就会非常保暖。
按菜窖的高矮做了一个木梯伸到菜窖里,便于人来回走动。第一个菜窖成功了,大伙儿都非常满意,觉得一定会储存好白菜和萝卜的。
接着又把第二个菜窖,第三个菜窖挖好。大伙儿一直忙着。经过了十多天,终于把三家的菜窖挖好了。
李成和王平两家的烧柴也弄好了拉回来了!
早晨金艳起来,看见外面天空阴沉沉的,飘下了点点雪花,这是今年的头一场雪。
三家的菜窖和烧柴都弄好了,这两天。公公和王平李成已经到村子里收购白菜和萝卜了。
这事情不用女人参加,女人们没有什么事儿就聚在一起,做一些针线活说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来打发时间。
哎!“咱们的绣活儿也实在是看不上眼儿。要秀的好,冬天到秀房里接一些活儿回来。还能挣点零花钱。”秀兰叹了口气说的。
“可不是嘛,咱们这地方冬天长着呢。再过几天该做的针线活儿都做完了,也就剩下干待着了。”英子也接过话说。
“我年轻的时候秀的倒是可以,可是现在年纪大了。这眼神儿也不好了,秀出的活儿也跟不上形势了。也卖不出去个钱。”婆婆接过话头说。
金艳听了几个人的话。低着头思考了起来。自从来到这个古代的乡镇。出了绣的手绢儿和屏风。还真没有见到现在时候编织的。手串儿啊!中国结呀!端午节带了香包啊,都没有看见。以前自己虽然也是专业媒婆,但是平时很爱鼓捣这些小玩意儿。所以这些东西的做法自己还是会的,不如把这些东西的做法交给几个人。这样冬天做出一些来拿到镇上也可以挣一些家用。想到这里说:“我倒是会几样小玩意儿,不是太难的活计,多练几次也能做出来。我现在就做出一样来,你们看看好不好,看能不能拿到镇上换几个小钱儿?”
说完跳下地里找了一些红色的丝线和一件不能穿的旧丝绸衣服。把红线戳成粗细不等的的红绳。然后快手快脚的做出来几个样式不同的中国结。然后拿给几个人看。几个人看了红红火火的中国结,一下子就爱不释手。都七嘴八舌的问,这个叫什么名字?以前可从来没有看见过,可真好看。金艳一听有门,就详细的告诉她们这叫中国结。
然后就手把手的教她们做中国结。几个人都放下手里的针线活,认认真真的跟着学做中国结。用了一天的时间做出的中国结已经非常好了。
穿越古代当媒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