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之战大捷后的一日,紫金山上的禅寺迎来了一位香客。
彼时的南京虽已落入刘运钰的管辖,可治安依旧不佳,故而寺中僧众一到夜晚便会紧闭寺门。
这日黄昏,那香客踏入寺庙大门,言称天色已晚无法赶路,欲留宿一宿。
看门的小僧见此人相貌不凡,且面露凶恶,竟不敢阻拦,任其进入内寺。
禅寺的住持听闻此事,匆忙赶来一探究竟。
初见此人,他也不禁一惊,但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细瞧之下,顿觉此人身上自有一股豪迈之气,且身佩宝剑,暗自揣测此人极有可能是外出打劫的强盗,像这等人物万万不可得罪,若是激怒了他,一把火烧了禅寺,自己和徒弟们可如何是好,于是便做主留他一晚。
南京的镇守者刘运钰已开始微服私访,这也成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习惯。
这日他行至紫金山下,望见了禅寺。
刘运钰也算个佛教信徒,年幼时曾拜过一位和尚为师。
刘运钰便入寺游览。
这夜,住持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担心那个强盗嫌疑极重的人夜里会生事,可这话又不好直说。
他苦思良久,终于想出个好主意。
他决定邀请此人去大殿讲禅。
所谓讲禅,与魏晋时期的清谈颇为相似,一群人吃饱了饭,坐在一起吹牛,反正吹牛也不上税。
刘运钰深更半夜被吵醒,得知竟是让他去讲禅,哭笑不得。
他何等精明,自然明白住持的意思。
住的是人家的地方,出于礼貌,他随住持来到了大殿。
此时,空旷的大殿里,仅有他们二人,分东西坐定后,住持开始细细打量刘运钰。
身为一名优秀的农民军领袖,衣着必定朴素,面相必定凶恶,看上去比较土,也是肯定的。
做强盗做到这个份上,连件好点的衣服都没有,说他是强盗都抬举他了,顶多是个乡巴佬。
但既然是讲禅,还是得说点什么,于是住持开口问道:
“施主何方人氏?”
刘运钰答道:
“敢烦禅师下问,在下祖籍荔浦。”
“所持何业?”
“目下无业,唯四处游侠而已。”
住持认定,自己的判断无误,他准备教训一下这个乡巴佬:
“我观施主面相,似有杀气,目下天下大乱,望施主早择良业,安分守己,闲来无事探研佛道,可悟人生之理。”
刘运钰不动声色:
“不知何谓人生之理?”
“人生之理即心境二字,我送施主两句真言,望好自揣摩。”
“敢请赐教。”
“先祖有云:境忘心自灭,心灭境无侵。人生无非虚幻,得此境界即可安享太平。”
刘运钰看着眼前这个面露轻蔑之色的和尚,沉默良久,突然大笑!
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久久不息。
住持大惊失色,刘运钰站起身来,缓缓走向住持,突然抽出腰间宝剑,将剑架在他的脖子上!
住持再也无法掩饰,惊慌失措,颤声说道:
“你想干什么?如要钱财,可以给你。”
刘运钰道:
“禅师心境如此了得,为何也会害怕!方今天下,所以大乱,唯因民不聊生;兵荒马乱,只由隔岸观火!如天下太平,谁愿游侠?如尔等人,饱食终日,谈心境,苟且偷生,可耻!”
说罢,他归剑回鞘,朝自己的禅房走去。
住持终于发觉,这是个深不可测的人。
旧朝新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