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晟离开了南平公主府,回了自己的家。已经很多天都没有回府了,他直接去了后堂给母亲请安。
自从珍珠死了,熊母就没有再见过儿子,昨日听着城里炮响,又想起儿子临走的时候说若是差事办不好,全家都得死,更是担心。如今见到儿子回来了,心才稍稍放了下来。
“晟儿,你这些日子也不回来,可是在怪娘?娘也没想到大姐儿能没了,更没想到你媳妇会寻短见。自从她进门,我吃穿用度都没亏待她,也没打骂过她,是她自己想不开…”熊老夫人说着便开始抹眼泪。
“行了,不要再说了。我会安排人把她葬了,对外就说染病死了。东跨院的那些人,我也会让人处置了。”
熊老夫人听说要把东跨院的人都处置了,心中有些不忍,但若是留着她们,难保不会传出闲话。她也只能叹了口气说:“也好。过些日子,我找些和尚道士来做几场法事,冲一冲这府里的怨气。”
“不必了,母亲。我们不会住在这里很久的。皇上把从前的定国公府赏赐给了我,过些日子我们就能搬过去了。”
熊老夫人有些诧异,问:“那不是南平公主府吗?怎么又赏赐给我们了?”
熊晟轻哼一声说:“谢涛造反了,那府邸被查抄充公了。”
谢涛造反只是昨日的事,像熊老夫人这样的深宅妇人还不知道。她愣了一下,然后松了一口气。珍珠曾经是栗红依的贴身婢女,在熊家死于非命,熊老夫人这些日子也担心南平公主府会来问罪。如今南平公主府没了,她也就放心了。
她满意的点点头说:“如此甚好。新夫人嫁过来便可以住在大宅里了,也不会沾了这里的晦气。”
熊晟亲手给母亲斟了一杯茶说:“这一次皇上会派我去平定叛乱,待叛乱平定了,儿子就为母亲讨个诰命,让您好好的风光一下。”
熊母如今还没有诰封,而曹二姑娘是皇帝亲封的县主,她正担心在儿媳面前会矮一头,没有婆母的威严。听说儿子能为自己挣诰封,欢喜地落下泪来。
“母亲,这段日子我要住在军营里,不能回府了。府中还需要您照顾。”
“你安心给皇上办差,家里一切都好。前日郎中给小莲把过脉了,她的胎像也很稳固。你如今有了这样的出息,我也对得起你父亲的在天之灵了。去给你父亲上柱香吧。”
熊晟去给父亲的灵位上了香,便出门吩咐心腹把东跨院的丫鬟婆子们都处置了,又把珍珠草草的葬了。也算将过去的一切都了断了。
重阳佳节,秦都城里却一片缟素,因为景孝帝的挚爱贤妃娘娘曹若琳薨逝了。景孝帝下旨举国戴孝,又追封曹若琳为孝成皇后。
有两个不识相的御史上奏折劝谏皇帝此举于礼不合,被景孝帝当庭杖责,打得屁股开花。此后便再也没有人敢指摘皇帝的决定了。赵云琮真正感受到帝王乾纲独断的快乐。
除了追封孝成皇后,景孝帝还下了一道圣旨,命大长公主赵青鸾率兵去马蹄岭捉拿反贼谢涛。重阳节前一日已经开跋离开了秦都城。
虽然朝廷不许民间过节,但粽子还是可以吃的。不但秦州城里的老百姓要吃粽子,兵营里的军官们也有粽子吃。
军营中等级制度森严,吃饭也按照级别分三六九等。普通的士兵都是吃大锅饭的,每日也就是麦饼菜汤,将领们便有专门的小灶。低级军官们虽然没有专门的小灶,但吃得也比普通士兵好很多,有炒菜,吃细粮,端午节也可以吃上粽子。
渭州只产麦子和谷子,不产大米,包粽子的糯米都是从楚地运来的,算是金贵东西,普通老百姓都吃不起。皇帝专门下旨,指挥使级别的军官端阳节每人可以领十两银子,一对粽子。毕竟要打仗了,需要笼络军心。
晌午时分,指挥使们都去伙房领粽子,倒也不是在意这两个粽子,主要是皇恩浩荡,不能辜负。
青锋营的指挥使刘刚也来领这份恩典,当他从一个高个络腮胡子伙夫手中接过粽子的时候愣了一下。
我的亲亲压寨相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