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如今是祝怀惜的岳父,女婿一表人才,对女儿又很是爱重,他对这个女婿也很满意。因为祝怀惜出自神鹰军,和栗红依有几分香火情。王庆在心中对谢涛便也有意偏袒。
王庆在刑部任职快二十年了,差役刑讯的那套把戏他一清二楚。一眼就看出来那几个给武四九用刑的差役弄鬼了,看上去打得血肉模糊挺吓人的,其实根本就没伤筋动骨。对此,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怎么也没想到,这武四九竟然是个软骨头,才审到上半夜就把谢涛给供出来了!
王庆虽然有心想为谢涛争取些时间想对策,可既然武四九招了,他也不能徇私枉法,只能将那供词交给了皇帝。
今日在太极殿被皇帝点名让他去太学找书,当他在藏书阁看到那本书的时候,便知道这是谢涛的对策。
当然王庆也知道皇帝派陈林跟着他的用意。他心中暗自思忖:若是陈林一定要毁灭证据,自己难不成还能跟他撕打?就算豁出去跟他撕打,自己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怎么能打得过御前侍卫?
王庆并不知道谢涛还有备份,但既然这个书是上下两卷,那就只拿一卷就好。万一真的被自己料中了,还有个补救的余地。
果然,一出藏书阁,陈林便把那书要了去,途中又说要如厕。王庆知道,那书一定是被销毁了。他不动声色回到太极殿,然后故意惊慌失措,最后为了将功补过,告诉皇帝自己还留了下卷。接下去的事儿就交给谢涛和徐疏了,他们要是接不住,那就没办法了。
赵云琮反应也算快,立刻吩咐身边的梁玉楼:“梁玉楼,你亲自去一趟太学,若真的有下卷,便给朕取来。”
谢涛倒是不怕梁玉楼去取书,就算把下卷也毁了,他还有备份呢。而且梁玉楼从前只是个唱戏的,肯定不懂太学书目检索,一定会向管理藏书阁的书吏询问王庆刚才是在哪个书架上寻书的,那么他找到的只能是那个下卷而不是谢涛准备的备份。
然而,梁玉楼还没从皇帝的御座旁走下来,赵青鸾又开口了。谢涛一见母亲开口心中就慌,不知道母亲要干嘛。却听赵青鸾说:“陛下,臣同梁公公一起去。若是他找不到,臣也可以帮着找找。找到了,臣也可以帮忙看着,免得路上再丢了。”
“只是去取一卷书,让梁玉楼去就行,不必辛苦姑母了。”赵云琮可不能让赵青鸾跟着去。
赵青鸾坚持道:“为皇上办差臣不怕辛苦。再说这取的可不只是一卷书,是重要的证据。若是真的有这本书,那么长虹书局便可以洗脱罪名,陛下也可以平息民间的谣言。”
听着赵青鸾不容置疑地话语,赵云琮竟然有些畏惧了。虽然他如今已经不怕谢涛了,但还是怕这位姑母。这位秦国的女战神,不怒自威,即便是天子也不敢轻易触犯。
“如此,便有劳姑母了。”赵云琮实在没有勇气再阻止赵青鸾。
赵青鸾和梁玉楼来到太学藏书阁,向管理藏书阁的书吏询问了王庆刚才查找的书籍,很快便找到了下卷。
梁玉楼捧着那本下卷,假装高兴地说:“如此,便可以向皇上交差了。”
“回去吧。”赵青鸾冷冷地说。
梁玉楼不敢磨蹭,捧着那本下卷和赵青鸾一起返回皇宫。一路上他一直琢磨着怎么把手里的书毁掉,可赵青鸾眼睛一直盯着他,他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捧着那证据回到了太极殿。
徐疏接过那本下卷打开看了一会儿,对皇帝说:“启禀陛下,臣当年看的就是这本书。”
赵云琮让几个有资历的文臣传阅,判断这书是不是前朝的。这书是徐疏写的,仿的前朝话本子的行文方式,谢恒审阅之后,又誊录到前朝留下来的纸张上,仿照前朝的形式装帧,再做旧,一点破绽都看不来。几位大臣看过之后得出一致的结论,这本书从行文、纸张到装帧的确是前朝的书。
既然结论已经得出来了,长虹书局只是抄袭了前朝的话本子,并不存在毁谤君上,污蔑功臣,至于坊间的留言都是无稽之谈。武四九也便无罪释放了。
我的亲亲压寨相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人小说网http://tongren.me),接着再看更方便。